603619
Stock code
(%)
巴德拉油田已完成井中施工时间最短,比设计周期提前80天完钻,节省了25%的工期;施工期间无重大安全事故;245天的工作日只有不到3天的NPT时间;几乎无重复作业;伊拉克石油部副部长亲临考察;甲方多次表彰……一系列的成绩都指向在遥远的伊拉克征战的中曼铁血战队-中曼26队。
作为中曼最年轻的队伍,中曼26队刚刚度过了一周岁生日而已,去年的8月16日,刚刚组建的中曼26队在伊拉克巴德拉油田P08井场实现首次开钻,打响了自己的第一枪。在P08井小试牛刀,超期完成高难度小井眼井的施工任务后,搬家到附近的P13井,从零开始一米一米的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天时地利完美的外部环境
P13井位于巴德拉油田的外围,地质结构相较油田内部的井位没有那么复杂;井场中还有一口几年前完成的BD1生产井,两个井口之间距离很近,有较多的井史资料可以参考,规避风险;P13井是距离项目基地最近的一个井场,驱车20分钟左右就可以赶到,后勤补给十分方便;P13井搬家、安装时正值伊拉克雨季,整个工期内的气候相对怡人,避开了高温炎热的月份,职工的战斗力和精神状态很高昂;刚刚完成的P08井首战告捷,对26队将士的信心是极大的鼓舞,两井距离不远,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
26队搬家之初,俄气项目诸多员工就“预言”:26队真是好运气,只要别碰到BD1的套管,肯定会超期完成任务。可谁都没想到,26队这个中曼的这个“新兵蛋子”,有的不仅仅是好运气,同时具备了强壮的体魄、高超的技艺和强大的智慧,带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初生牛犊不怕虎
哲学家告诉我们,外因往往只是次要的非关键性的因素,内因才是成功的主要和关键条件。26队虽然建队时间短,但上至平台经理,下至小班员工,都是拥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的精英。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磨合,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而有力的集体,战力充沛。
平台经理赵吴涛是中曼海外项目的元老,带队伍、管设备、保生产很有一套,手下的兵对他可是又敬又怕,工作起来像只小老虎,嗷嗷向前冲;搭档的另一位平台经理孙山峰在海外征战多年,刚刚加入中曼就带来了新鲜的管理模式,把井队打理的井井有条,同时还是出了名的“抠”,想方设法为公司节约成本。司钻隋建波技艺高超,甲方的总监对他是赞不绝口,现场监督放话说谁也不允许调动“隋”,我喜欢这个搭档。钻井工程师郑红帝工作严谨负责,不仅仅把监督交代的任务圆满完成,经常把工作想在前面,合理安排。
人是企业的命脉,有这么一批为企业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职工,即使是面对再大的困难,再复杂的施工,相信也一定会有办法克服。其实26队启动之初,项目和公司领导担心刚组建的队伍凝聚力不够,战斗力不强,重点关照26队的施工作业,但两口井的成功成为了26队的完美答卷。工作交给我们,请领导放心!
艺高人胆大,相信专家的力量
众所周知,钻井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我们都没有千里眼,也都不是超人,谁也无法预知几千米的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危险。中东地区本就是世界上有名的高难度井集中地,巴德拉油田更是伊拉克高端油气市场上的佼佼者。俄气项目让多少世界知名的石油钻井工程承包商望而却步,更让多少企业铩羽而归。或许别的公司也可以拿下这个地区的施工作业,但谁敢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有巨额亏损?中曼,或许目前还不足以自称伟大,或许在别人眼里,还只是蹒跚学步的中国企业,但巴德拉一役,中曼可以自豪的展示自己的风采,不惧任何世界知名石油工程承包商。因为我们有自己强大的专家团队,有传承千年的智慧,更有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坚韧和信仰。
P13井是一口直井,旁边已完成交井的BD1又近在咫尺,同在一个井场。因此施工中的防碰工作十分关键。在26队尚未搬家之前,俄气项目的技术专家团队就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做好防碰工作,比对井史和各种资料,同甲方反复沟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快速施工的要义在于井下不出事,只要安全,速度就能提上去,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总工程师李辉锋、张东海和钻井总监赖力、陆建,再加上有着丰富钻井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赵艳军、作业经理曾现军,以及泥浆总监王立建,地质总监郝文瑞,固井经理谭洪,俄气项目的专家团队经常聚到一起,反复研究下一步的施工方案,确认怎样才能确保井下安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能力。
在项目初期的施工作业中,由于是首次和中曼合作,甲方的现场工作人员脸上写满了怀疑,质疑中曼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确保施工安全。接近5000米的井深,却需要接近一年的施工工期,任何一个外行人都可以想象到施工的困难。外行人看来,325天,平均每天只需要完成15米的进尺,平均每小时打半米多,这与国内动辄日钻千余米来说,实在是不可相较的命题。甲方的初期态度给现场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不便,中曼人只能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的解释,最终用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慧、谨慎和专业。专家们不顾自己的尊严,诚心诚意的同甲方合作也逐渐赢得了甲方的信任,慢慢的争吵少了,漫长而繁杂的会议少了,施工也变得越来越顺利了。
在P13井的施工中,中曼成功总结了P4和P5井的施工经验,从甲方那里争取到了多项修改方案,保证了施工的速度和安全。优化使用双芯钻头,确保在开次结束时井身结构优良,不需要再次扩眼,大大节约了生产时间,这一项P4的8 1/8"-9 1/4"扩眼作业用时18天;积极争取下,11 3/4"这一开次的尾管多下深了100米,从而保证了这一井段的固井施工质量,避免了重复施工,粗略计算,仅争取来的固井施工方案相较P4和P5就节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攻坚克难,把握问题关键
俄气项目启动之前,在集团和公司的各种论证会上,大家就都充分的意识到泥浆和固井是俄气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工程施工一直是中曼的强项,如果能够确保泥浆和固井不拖后腿,那么俄气项目就算成功了99%。
项目启动之初,泥浆专家王立建等人就作为首批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反复试验,针对下步地层地层高压盐水污染,并且随着地层温度逐步升高进行配方调整,提高钻井液的抗污染能力和抗高温能力,保证钻井液流变性稳定,同时引入聚胺、聚合醇等防塌抑制剂,防止页岩垮塌引起井下复杂,成功保证了钻井的顺利。在整个施工作业中,作为钻井的血液,泥浆系统都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圆满的完成了既定任务。
反观项目初期的固井施工作业,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在关键井段的施工作业中,损失了宝贵的时间。痛定思痛,固井系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据理力争,积极同甲方结合,修订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自我水平,严谨工作。在之前的P4和P5的固井施工前,每次都要和甲方磋商多次,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研究。随着项目的进行,甲方的逐步认可终于让固井系统在P13井的施工中一展身手,扬眉吐气。
在P13井的固井施工中,固井优化了施工工艺,在征得甲方的同意下,修订了冲洗液体系,把加重隔离液替换成水泥浆,大大节约了时间,简化了程序,同时提高了成功率。在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