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3期 2015年
中曼初印象
       2014年12月3日,作为中曼伊拉克项目的一名实习安全官,在国工北京公司办理完入职手续后,5名实习大学生和我一行6人,便在老同事的带领下赶赴机场,开启了我们的中曼生活。
       顺利抵达巴格达机场后,我们就按照计划赶赴各自的井队。当熟悉的井架随着距离的缩短变的日渐高大,凝视着“ZPEC”的巨大logo,不知道同样是钻井,同样的设备,这个不同的Logo背后,会有多少与其他公司不同的东西呢?
       在26队工作两个月左右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首先,是井场的标准化。报到当天,看到井场标准化的布局和内外场的干净整洁,在国内陆地和海上经历过不同井场的我禁不住眼前一亮--这样的标准化,绝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夫就能维持,其背后是中曼井场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要求在支撑。同样是中国人,同样的设备和队伍,中曼管理层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高效到位的落实结果向所有人证明:标准化,我行!
       其次,是作业的安全高效。众所周知,钻井,是一项对安全性、精确性、时效性要求均非常高的行业。好的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日常作业中的人力投入,但不改变以人为主的作业本质。钻井作业的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本行业休假制度的特殊性,钻井人在长期的连续工作之后,疲劳和倦怠在所难免,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保证作业的持续安全和高效,是诸多钻井公司共同存在的难题。26队现场管理层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努力,现场监督与平台经理在作业前安全会上反复强调作业的安全性,并尽全力保障作业各方各岗对当下作业任务的透彻理解和正确落实,对作业面临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现场有困难的地方,就抓紧向项目部汇报寻求支持。同时,对下一步的作业任务认真制定计划,组织大班和小班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讨论和问题分析,分工合作,确保下一阶段的作业和当下作业的良好衔接,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了作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再次,是团结向上的队伍。井队现场人员的流动性较为频繁,加上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如何保证现场班组整体战斗力的稳定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6队积极贯彻落实公司对新人的传帮带政策,响应公司对新进大学生实行轮岗实习的规定,组织技术过硬的老人,对新员工进行思想交流和技术指导,帮助新同事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中曼大家庭。现场监督和平台经理等不间断地和各岗新人进行工作谈话,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利用下班时间和在不影响休息和现场作业的前提下,组织大伙一起进行圣诞联欢和冬至包饺子等业余活动,使每位员工紧张的心情得到缓解,持续的压力被消化在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中。
       最后,是HSE政策的标准和高效。有人说健康是个1,财富权力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零,如果没有1,那么这些零都将失去其意义。我们也可以说,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是钻井作业的1,其他所有都是这个1后面的零。保证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小而言之是中曼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对自身的要求,大而言之是钻井行业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和担当。26队现场管理层每天在作业前会议上不断地对作业的安全性进行强调,现场安全部除了要求现场安全官认真监督落实公司关于日常作业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外,还根据各个井队的不同生产情况,在适当时机开展“one day one word”和“Job hazard hunting”等活动,并对表现优异者进行相应奖励;同时,对违反安全规定者进行警告以及惩戒,力保所有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作业理念。
       站在2015的开始,听老同事讲16队的“中曼速度”,26队P8井的迎难而上,以及和20队一起以三足鼎立之势撑起俄气项目的成绩,我们对中曼的2015充满期待,愿我们把祝福埋在心底,把工作落到实处,用扎扎实实的成绩,为公司更上一层楼,增砖、加瓦!
                             (中曼26队 杨乾)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