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85期 2012年
换挡提速 同心聚力
      自2008年开始我队一直是定边钻采公司的一支钻井服务队伍,四年来凭借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钻井技术,为甲方交付了一口口高质量的井,为中曼集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为中曼钻井在陕北地区树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2012年夏天对中曼11队来说是个不平凡的季节,今年以来,由于合作多年的甲方定边钻采公司井位严重紧缺,我队于五月底搬迁到位于甘肃省环县长庆油田的采油七厂环江区块。
      在长途搬家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连续三天的降雨使道路泥泞不堪,加之当地许多村民拦路,平台经理刘树永一面协调工农关系,一面组织人员车辆装卸设备,忙得不亦乐乎。
      进入长庆油田后,面临新环境新标准,为了尽快在井控设备上达到甲方要求,不影响验收开钻,不耽搁生产,在安装完设备的当晚, 刘队连夜驱车前往宝鸡检修封井器。
      在新的地层环境中我队重视技术进步,一面向兄弟井队学习,一面自己探索,破除传统观念,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实现凭老经验办事到靠新技术提速的转变。刘前飞是11队技术员,这位二十九岁的关中大汉有着丰富的钻井经验,在石油钻井一行里,他对所有的事物都十分熟悉,因为是新的地层环境,即使技术水平再好,心里还是有点不大放心。经过连续几日的努力,他根据钻井工程设计和地质设计制定了几个方案,以备不时之用。在打钻过程中,刘工每天都无数次地往返于钻台和循环罐之间,自己亲自记录泵压、悬重及泥浆性能指数,确保万无一失。在新的环境中我们大胆探索,解放思想,认真总结分析区块的地层特点,坚决执行了公司关于加强技术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制定了多项适合自己的技术措施,确保高速度高标准的把井打好。
      对任何企业来说,员工培训始终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在知识决定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今天,平台经理刘树永常说:“不要只知道干,要在干中学,要常动脑多思考”。正副队长和技术员经常利用班前、班后会、停产等井位这些时间,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培训。针对队里近年来人员更替快,新员工增多熟练工欠缺,员工岗位技能素质偏低的现状,开展了以钻台、机房、泥浆为班组的学习活动,重点是设备维护保养常识、分析井下所钻地层情况和井下事故预防措施及出现事故的处理等,向员工讲解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和可能出现哪些故障及解决的方法,确保员工对钻井设备全部了解清楚,在出现故障时,能自行解决。加大了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培养力度,以考促学、以练促学,在工作之余,自觉地加强业务学习。针对刚招收进队的学徒工,操作技能不熟、安全意识较差等情况,我队还专门挑选了责任意识强、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采用“以师带徒”方法,对他们进行教导和帮助,并签订师徒合同书,增强师徒之间的责任意识。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等井位时间我们因地制宜,采取到现场培训、互动式交流的方法,着力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换挡提速,加压紧逼,同心聚力,共克时艰。中曼11队的28名将士们发扬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从6月9日至7月21日共43天时间里我队共开钻4口,完井4口,完成进尺10343米,平均机械钻速240.53米/天,井身质量合格率100%,实现了口口井盈利好的目标。中曼钻井大规模的进军国际市场,为中曼事业的腾飞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曼11队 吴伟勤)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