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75期 2012年
焊花飞溅激情燃——记昆仑公司塔机事业部铺台班班长 赵 林

       赵林,男,50岁,成都市新都区人,80年代从部队转业进入四川省川冶厂,在铆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2007年进入公司以来,他以公司为家,他把热情带给了昆仑公司,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铆焊事业。由于工作出色,2012年3月,赵林被聘任为塔机事业部铺台班班长。


45岁,再当一次铆工“学徒”

      初识赵林是在2008年夏天,记者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每次经过制作一班时,都看到这个中年人在焊接中最淡定、最仔细,虽然大汗淋漓,但他始终保持一个动作,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焊枪,认认真真地焊接着产品。尽管已经50岁了,但他面色红润,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小伙子差。
      别看他现在是铆焊高手,可刚来昆仑时以国有企业老技师自居、对石油钻机不屑一顾的惭愧经历至今令赵林难以忘怀。2007年的昆仑公司正处在边建设边生产的阶段,赵林一到车间就被分配到了制作一班,班长是个三十出头的瘦高个,名叫张天顺,为让班组尽快掌握钻机部件的制作技巧,公司领导就安排张天顺来带一带大家。像许多年纪稍大的铆焊工人一样,一看这个半大小子在他们面前指指点点,这些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铆焊工对他都有些不服气,赵林也一样,但随着班组合作的深入,赵林的看法渐渐改变了。
       有一次,赵林参与制作一套40L钻机井架,演装过程中,检验人员发现井架尺寸比图纸长了约2厘米,整改通知单下达后,赵林和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整改问题相互讨论起来,大家认为必须把井架拆下来,切割一小段,再焊接上去才能达标。这时,张天顺却提出了不同的整改办法,井架割割补补,既会降低产品的承受强度,又费工费时,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尝试用火焰将井架有针对性地加热,让它自然收缩,这样既不影响它的使用性能,又不破坏它的美观性和完整性。
      听张天顺这么一说,会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请示相关领导后,张天顺很快打开焊枪,有针对性地炙烤起来,钢材冷却后,奇迹果然发生了,钢材尺寸刚好减少2厘米。
 
      这时,赵林和同事们都向张天顺翘起了大拇指。从此,大家都埋下头来,边工作边潜心跟着张天顺学习钻机焊接、校正、制作技巧,依靠他自己20多年的焊接基础,加上自己的艰辛努力和师傅的潜心教导,赵林的技术突飞猛进,为此后的井架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凌晨3点,劳累过度与病魔抗争

      2011年9月,继新疆客户的钻机顺利交付后,昆仑公司又承接了一套ZJ50JD钻机订单,接到任务后,公司上下很快拉开阵势,迅速准备物料,掀起了抢工期、保质量的高潮。任务分解后,赵林所在的班组负责的是井架制作部分,接到任务后,赵林一门心思扑在井架焊接上,一天到晚很少回家。9月份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车间更像一个大烤炉,但他在工作中从没有喊一句苦和累。12日晚,在焊接背散钢架时,赵林突然感到肚子剧痛,但身体向来很棒的他没有多想,直到晚上22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
      深夜零点,忙了一天刚刚睡下,肚子就钻心刺痛起来,因为不想打扰家人休息,他咬着牙默默强忍着。凌晨3点,他痛得直打滚,实在忍不住了,才出去叫醒附近卫生室的人,打了一剂止痛针。卫生室没有检测设备,医生看他病得挺严重,建议立即去大医院检查。在新都区人民医院,检查结果着实让他吓了一跳,是阑尾炎,必须马上动手术。
      赵林住院以后,大家对他的病情十分关心,班长张天顺带领班组成员多次前去探望,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一下子驱散了他对于疾病的恐惧,因为怕自己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期,手术仅7天,赵林就出院了,休息几天后就迅速投入到钻机井架制作的收尾工作中。或许是赵林带病工作感动了上天,此后的制作出奇地顺利,看到自己参与焊接的钻机起升那天,是赵林手术后最高兴的日子,随着这个庞然大物的缓缓起升成功,赵林的心中也乐开了花。

30天,组建一支“王者之师”

     由于工作出色,公司考虑组建塔机事业部铺台班班长人选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赵林。当公司领导将这一想法告诉他时,赵林心里一震,感觉压力很大,但他觉得决不能辜负公司的期望,随即咬咬牙答应下来。
      3月12日,赵林接到工作调动的正式通知,从制作一班调到新成立的铺台班任班长,负责班组组建及塔机项目所有铺台制作。班组6个人中有4位是从各地新招聘的铆焊工人,因为都没做过塔机,甲方在技术上的要求又十分严格,赵林的压力非常大,既要自己亲自做,又要不停地指导其他人焊接、切割、装配。
      在班组管理中,赵林不断地尝试

与改革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并没有把班组成员的工作内容固定,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机动调配,打磨任务多时多调几个人打磨,焊接任务多,就多安排人去焊接。在别人看来做了几十年的铆工去做打磨工作纯粹是浪费,但他却乐此不疲,每天主动带着大家干最苦最累最底层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铺台班的工作迅速取得了突破。
      由于工作轮换着做,不久,人人都熟悉了铺台制作的所有工序,既会焊接又会装配,随时根据情况机动处理各项工作,每个人都成了名副其实地"万能工"。
      赵林性格开朗,为人比较随和,人缘很好,在班组中很有威信,公司要求他们班组每天要完成4套铺台,虽然任务很艰巨,人手又少,但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加班加点不断向着终极目标进发。

24小时,铭记工期却忘记换药

      塔机项目成立不久,公司就把新招聘的一批技校学生分到各班组实习,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学生们也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教徒弟成了老员工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班组成立不久,其他人对塔机也没那么熟悉,作为班长的赵林就亲自带实习生。教徒弟是份苦差事,刚从技校出来的学生娃经常不细心,有些工作提醒两三次都会忘,可他还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好好学习。
      有一次,赵林安排一名学生去打磨铺台,自己在一边边焊接边教他。打磨过程中,这名学生突然放下砂轮机起身拿东西,脚不小心绊到了砂轮线,砂轮机随着电线瞬间飞了起来,很快砸在了赵林的腿上,随着锋利的锯齿划下,鲜血瞬间从赵林腿上喷薄而出,实习的徒弟吓呆了。

      赵林赶紧拿卫生纸将血按住。其
他同事发现后,立即到综合管理部领了碘酒、止血棉、扎带等紧急物品给他先消毒敷上纱布,并赶紧将他送到了医院,医生迅速对伤口重新进行了处理,并在他腿上缝了3针。为尽快恢复伤口,医生建议赵林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再上班。可此时铺台班刚成立不久,很多人的工作都没上路,作为班长的他如果休假养伤,后续的任务量将很难保证。伤口缝合后,赵林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公司,继续工作起来。
      伤口缝合后,赵林起初感觉还能吃得消,虽然走路不便,但他坐在地下焊接,每天安排工作,也没有影响工期。怕学徒心里有负担,他不仅没怪罪学生,还劝他不要放在心上,好好学习,争取早日实习期满转为正式工人。
      一周后,赵林突然感觉伤口剧烈疼痛起来,才想起医生的嘱咐,隔天必须去医院给伤口换一次药,可由于工作忙竟然忘记了,就赶紧去了趟医院,医生解开纱布后,发现伤口已化脓发炎,连医生都吓得不得了,他却一点也没放在心上,换了药又投入到工作中。

30年,舞蹈如工作一般魅力四射

      尽管已经50岁了,赵林依然像个帅气的小伙子,能够青春永驻,赵林有个秘密武器,那就是跳舞,而且一跳就是近三十年。
      尽管每天在车间里灰头土脸,可平时一下班,他总会洗个澡到露天广场或附近舞厅跳上几支舞,缓解一下一天的疲乏,由于天生喜欢舞蹈,如今从交谊舞、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