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35期 2010年
五载孕育蛹化蝶

  2月21日晚19点记者赶到菏泽分公司,仅仅是一顿晚餐的短暂时间,菏泽分公司总经理赵立国已经打了5、6个电话,有关于供气客户的,有加气站排队过长采取非常措施的,也有对加气站工作人员的亲切的嘱咐。
       “站小能量大”,这是跟记者交流时,菏泽分公司总经理赵立国对一号加气站的评价。
  晚饭后记者赶到加气站,长长的加气车队已经排了2、3公里远,员工正熟练地给每一台车加着气,由于车辆多任务重,他们连春节也没能休息一天。通过对菏泽分公司总经理赵立国、办公室主任张富刚、加气站的高忠、郝俊皓、王福东以及众多一线员工的交流,记者认识了这个富有战斗力的群体,他们对工作的热爱与对客户服务认真的态度,给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和CNG加气站一起过年

  春节前夕,一场罕见的大雪不期而至,给节日的齐鲁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气温低至零下十多度,路上积水结冰,很多人都选择乘出租、公交出行,出租车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用气量瞬间也增加了许多,高峰时段出租车甚至在1号加气站外排成4、5公里的长龙。为了减少出租车师傅的等待时间,他们就用6、7个加气枪左右开工,24小时不间断地持续供气。
  2月13日下午,当远处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时,他们才想起已经是大年三十了,顾不得欣赏远处璀璨的烟花,他们紧握着手中的加气设备,边工作边跟前来加气的出租车师傅互致新年的问候。为了加快工作节奏,他们经常在冰天雪地中脱掉手套工作,以致很多人的手上都生了冻疮,但大家都专注于手中的工作,谁也不把那点伤当回事。
  北方人的生活很随意,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满足了,尤其是过年期间,一家老小和和美美坐在一起看春晚喝小酒,生活平淡而幸福。但加气站的员工却把这种平淡的幸福视为一种奢求,一些家在菏泽的员工下班后还可以赶回家小聚一下,可家在外地的就“惨”了。由于加气站禁止接打手机,以至于连个拜年的电话也不能打,只在忙碌的工作中默默祝福家人朋友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2月23日,一位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员工一边忙碌一边告诉记者:“春节长假,我们依然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虽然辛苦一点,但很充实。当别人在春晚的热闹喜庆中守岁时,我们坚守在寒冷的岗位上,这既与出租车师傅们增进了友谊,也树立了咱中曼的良好形象。”
  谈起这个难忘的春节,菏泽分公司总经理赵立国也是感慨良多:“本打算节前把加气站装修一下的,没想到会那么忙,考虑到加气站一分钟也不能停工,最后还是把装修的打算放弃了。因为加气站比较特殊,大家春节连顿团圆饭也没吃上,只是在工作之余大家把1号加气站打扫得干干净净,买几张红红火火的春福字贴在了大门口,既喜庆又好看。”
  交谈中,赵立国还把春节期间的加气记录拿了出来,记者大致看了一下,其中大年三十加气19000立方,大年初一加气13000立方,年初二18000立方,年初三22000立方……其实,这一串串数字不仅仅代表着成绩,更蕴含着一份自我牺牲的责任。

    “保姆式服务”赢得菏泽客户的青睐

      论条件,菏泽分公司没有天然气管道,CNG压缩天然气都是用汽车运,在规模和价格上都没有优势可言,但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甚至超额数倍地完成了年度目标。除了偶然因素外,也存在着必然。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菏泽分公司虽然只有25名员工,但大家都很团结,人人都把公司当自己家,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的关系都非常融洽,菏泽分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25名员工中只有一名员工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员工队伍非常稳定。全体员工中,除了机关的6名员工外,剩下的人24小时三班倒,每名副站长带一个班,工作8个小时再交接给下一个班组,工作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2月22日下午15:00,记者在加气站看到一位50岁左右的出租车师傅交了费拿着充值卡走过来,他在自助系统前看了十几秒钟,却一头雾水,凭直觉,我猜这位老师傅以前可能是用现金加油加气的,用卡可能是第一次吧,这种情况也同时被加气站的员工小李看到了,他立即停下手中的活走了过来:“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这个卡是怎么用的啊,我还没用过呢?”,小李把卡放进插卡槽操作,细心地向这位老师傅演示讲解起来,老师傅边听边点头,自己能独立操作后,他感慨地说:“还是中曼的服务态度好,以后加气我哪里都不去,只来这里。”
   “他们的服务很细心,发现我们有困难,都会主动前来帮一把。”在加气站里,一位正在加气的的哥告诉记者。因为加气站的车多,一上班他们往往一站就是8个小时,一天下来经常累得腰酸背痛,虽然工作很累,但服务质量一点也不差,不论多苦多累,大家始终用微笑与热情迎接每一位顾客,解答每一个问题。
  为了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每天交接班前他们都要召开5-10分钟的班前会,大家利用这点时间积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相互交流,协商解决,对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公司或集团总部处理,从而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团结一心、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深夜辗转鲁豫五市的艰辛

  去年,菏泽市的三家加气站有两家因为缺乏气源等原因相继停业,这对于菏泽分公司来说既是大好机遇,也是巨大挑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前来加气的出租车突然成倍甚至几倍猛增,原来那家合作单位的气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何保证气源供应成了摆在他们面前最的大难题,一旦气源无法保障,那菏泽分公司也只能重蹈其他公司暂时停业的覆辙。
  为了保证气源供应,赵立国经常夜不能寐,有时甚至辗转上千公里四处联系气源以及质量过关、价格合理的CNG天然气运输车,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菏泽分公司终于跟濮阳、兰考、开封、郑州、济南等地的供应商达成了供气协议,并租赁了4辆大型CNG天然气运输车,由6个司机大班24小时不间断运输,尽一切可能多调剂气源。
  由于出租车不停地加气,一车CNG压缩天然气往往只够销售2个小时,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任何一辆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加气站的正常运行,因此,谁也不敢有半点马虎。而去年的几场大雪把他们难住了,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地下结着厚冰,高速路被迫关闭,但天然气运输不能停呀,为了保障气源,他们经常在雨雪天气里绕道数百公里到供应商处拉气,为了防止意外,他们把车子速度开到最慢,在比较危险的地段,就一个人开车,一个人步行探路,带着如山的使命,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终于顺利完成了CNG天然气的运输任务,为菏泽市的出租车加气救了急、解了难。
      天然气运抵目的地后,有些开车的师傅脾气比较暴躁,经常随便一停了事,而CNG运输车的停放要求却很严格,为了确保输气无误,办公室主任张富刚等人则经常连夜赶到加气站,配合司机师傅把运气车停到指定的位置确保无误后才能离开。
  由于很多车子都是半夜或凌晨到达,加气站的几个负责人经常要整夜轮流守在现场,小耿就是经常值夜班的员工之一,但他的三天两头 “夜不归宿”引起了妻子的“警觉”,有一次他忙了一个月才回了一次家,一进门就迎来了妻子劈头盖脸地一顿大骂,他怎么解释妻子都听不进去,只有再次返回公司。后来,听说丈夫确实是因为太忙才没回家,小两口才重新和好。

   

  一根火柴再亮,也不过星星之火;若用它点燃一堆柴,则会燃起熊熊大火。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赵立国经常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公司上下做出了表率。赵总很节约,办公场所虽然陈旧,却格外干净整洁,很多人劝他把办公地点装修一下,他总是说没那个必要,反正一般客人只到加气站来,这里只有几个机关人员,就没必要那么铺张,虽然简陋,但大家的工作热情高、工作氛围好就行了,他们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