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225期 2019年
浅谈中曼30队征战巴基斯坦
     “中曼集团闯市场,钻井30队勇担当,中巴友谊做后盾,塔利班脚下建井场”。中曼钻井30队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中曼集团历史上第一支使用90DB钻机的钻井部队,由赵吴涛总率领的“常胜之师俄气16队”成员为核心班底组建而成,30队全体将士积极响应集团领导的号召,不畏艰辛、迎难而战,誓要把“铁血之旅”的中曼战旗插到巴基斯坦,向世界石油钻井公司展现中曼作为优质钻井承包商的强大战斗力,为中曼集团再创辉煌添砖加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语言大关给30队将士当头一棒。由于俄气项目是大包,井队配备有中国的钻井监督和工程师,即便不会英语只要业务能力顶尖就可以把工作干的漂漂亮亮,所以队员们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而巴基斯坦当地人说英语会夹带严重的地方口音,短时间大家都很难适应;这将势必增加了沟通的难度,从而无法高效的开展工作。国家经理赵吴涛在项目伊始就发现了这一问题,随即要求综合办公室结合员工实际英语水平制定切实有效的英语培训计划,分别开设了钻井专业英语和日常英语两个课程,每个课程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同时购买了专业的英语资料下发给每一个员工,定期进行考核,实施英语与个人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建立考核英语不过关就被淘汰的惩罚措施,以班组为单位,以井队为依托,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充分利用搬迁前的时间强化英语交流;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效果显著,所有员工的英语交流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接下来现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跨过语言关,本以为可以走上坦途,谁知“大山高耸入云端,开垦道路在险山,崎岖攀岩如灵蛇,设备上山遇困难”,幸亏“项目赵总有妙招,前拉后推保安全”;对于90钻机这样的重型设备而言,搬迁的道路路况始终是我们关心的头等问题。不幸的是中曼钻井30队进入巴基斯坦后的第一口井的井场,建立在距离塔利班驻地不远处的险峻半山腰间;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狭窄,司机或者车辆的任何小故障都可能造成设备坠入山崖的风险,路况切实成为了我们搬迁过程中的拦路虎;30队全体将士面对如此路况愁眉不展,PPL甲方也是一筹莫展;如何快速有序并且安全的把设备搬迁到井场成为了我们的第一难题。
       到达现场后,项目赵总亲自主持召开了全体员工针对搬迁道路问题的会议,会上队员各抒己见,最终制定了详尽的搬迁计划,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从主营地到井场路段路况是最危险的,道路狭窄陡峭、崎岖蜿蜒,车辆只能单行,车辆到达主营区后,专人负责疏通和指引车辆,有效控制车次,每辆车前面配一台叉车拖拉,后面配一台推车推动,完全确保设备的运送安全,这才有了“石油资源来之不易,设备上山前拉后推”的美句。历经10天的有序调动,所有设备全部安全搬迁到现场,甲方对我们这次搬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声称这是巴基斯坦石油史上最艰难的搬迁路况;能在这么短时间完成90钻机的安全搬迁,展现了中曼一流国际钻井承包商的实力,体现了中曼钻井30队全体将士的作战素质。
       设备搬迁完毕,立即面临着安装和验收的问题。项目部选派经验丰富的作业经理李国生奔赴现场,协调甲方、项目及集团相关事务,组织领导中曼钻井30队全体员工攻坚克难,“克服场地的限制,快速组装显水平,甲方验收要求高,提出整改六百多,团结奋战二余月,克服万难把钻开”。设备到达现场后,没有任何的喘息时间,就进入了紧张有序的设备安装和甲方验收的双重工作当中。甲方及第三方验收人员11人,逐一核对合同项点,严格执行API的审核标准,苛求设备性能,对安全设备安全施工等陆续提出整改项点600多项;只有全部整改合标才能开钻,在项目部和集团的鼎力帮助下,井队大班小班精诚合作,有效配合,历经64天,于2018年11月26日成功开钻。中曼钻井30队使用的不仅是中曼历史上第一部90钻机,同时也是巴基斯坦国内的第一部90钻机,中曼30队在巴基斯坦成功打响了中曼集团的第一炮,巴基斯坦PPL甲方、巴基斯坦石油部、中曼集团等纷纷发来贺电,预祝“中曼30队和PPL开展战略双赢合作,为巴基斯坦石油贡献有生力量,为中曼集团撰写新的篇章”。
       本以为克服重重困难,就能用无限的热情投入工作,谁知与甲方沟通、相互磨合、共同协作,才是最大的拦路虎。“艰难险阻浑不怕,稳扎稳打擒油龙”;伴随着轰隆的钻机响声,中曼钻井在巴基斯坦破土扎根,然而,正常施工后中曼人真正遭遇到了与甲方及第三方施工团队的镇痛磨合。由于巴基斯坦整个国家森严的等级观念,当地的甲方监督人人强势,不出书面指令,没有任何的计划和预案;作为乙方,我们有的仅仅是甲方朝令夕改的口头指令并且不管对错必须按照他的指令严格执行,没有任何商量讨论的余地;甲方一再告诫中曼团队,“你们作为乙方,你们只需要维护好你的设备,搞好安全操作就行了,至于井下和施工措施是PPL的技术保密,禁止你们参与”;现场监督的蛮横无理,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施工措施直接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开钻到现在,为了保持泥浆密度,坚决不让使用固控设备,导致泥浆含沙量大,加之甲方要求的大排量和高泵压,极其容易刺坏泥浆泵的凡尔体、凡尔座、盘根压帽,上水管线三通,灌注泵等;造成了我们备用半年的泥浆泵配件,一个月后所剩无几,追加了生产成本。现场监督井控安全方面考虑甚少,为了节约时间,每个开次下完套管,要求立即拆掉井口BOP及连接管线,固完井后立即移除BOP,安装套管头,中间没有给任何的候凝时间,这种施工模式井控风险极高;现场和项目人员多次找甲方沟通未果,他们一再强调那是他们PPL独有的模式,不是我们乙方该操心的项点,幸运的是目前尚未发生重大井控事故。溢流关井后不求立套压,不计算压井液密度,压井程序既不是司钻法,也不是工程师法;PPL压井时甲方监督亲自操作节流控制箱,调节节流阀,现场问他们控制压力的标准是什么,监督直接说这是他们PPL的技术要保密;衡量压井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测量泥浆出口密度,如果入口密度和出口密度相等说明压井成功。而且,不提前准备重浆,一边节流循环一边加重,这就导致延长了压井作业的时间,井底溢流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次压井作业七十多小时,长时间控制套压2400PSI,直接导致节流阀本体刺坏;环形压力静水压测试,高于API要求的额定工作压力的70%,实际试压设计为额定工作压力的80%,频繁的试压加速了环形胶芯的老化;PPL所有的关井作业都是选择关环形,关闭环形后不仅要上下活动钻具,而且想要旋转钻具,BOP工程师现场坚决抵制,查找API及说明书里的相关证件证明环形关井后不能旋转,甲方方才作罢。
       甲方一味追求速度,要求起下钻每小时30柱,完全不考虑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不考虑钻机的承载能力,由于起下钻过快屡次导致井下漏失和溢流;(下转第四版)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