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6月6日下午一时三十分,在热火朝天的总装现场,装备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首台ZJ90DB钻机完成了总装、井架、底座成功起升。这标志中曼的装备制造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实现了技术工艺的突破创新,中曼装备技术人员长达5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这是每个技术人员的梦想
众所周知,陆地钻机中1000--7000米钻机属于常规钻机,9000米钻机将把我国海洋深水油气田、大位移井和其他复杂油气田超深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截至目前,能在国内独立研发和生产9000米钻机的公司几乎凤毛麟角。9000米钻机和常规钻机相比较,不仅仅是单纯的吨位加大,更是开发难度的全面增加,从材料工艺的提升、设计合理性的严苛、到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和最轻巧的结构,达到最高的承载能力,这每一个难关都要逐一突破,因此该项目技术设计和制造工艺堪称陆地钻机中最高,利润附加值也最大,如果能够成功研制,中曼装备公司将保有绝对的市场竞争力。
2013年,90钻机项目开始立项,成功研制90钻机成了每一位技术人员的梦想,这五年是每一个项目人员的“血汗史”。
与70DB钻机相比,90DB钻机功能更完善,安全性能更高。经过优化设计,该钻机配套绞车呈现新的亮点,绞车采用交流变频控制,转盘和泥浆泵直流控制的混合驱动形式,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钻机的操作便利性。绞车主刹车为能耗制动,辅助刹车为伊顿刹车,制动可靠,模块化设计,齿轮箱采用硬齿面磨齿,提高齿轮强度,降低重量和尺寸,降低噪音。另外,该钻机配备的P-220泥浆泵、495钻盘也是公司首次设计、生产、使用。
在这一个个创新优势的背后,是一个仅仅10人左右的团队用汗水创造的结晶,人员配置薄弱,技术要求颇高,只有团队潜下心来真心付出,咬牙坚持才托起了这“千吨的梦想”。
人员配置薄弱,没有计算能力成为90钻机研发设计中的一大绊脚石,经过不断摸索,最终花费将近一年半时间寻求外部力量培养内部计算人才。该项目负责人杨佳怡为了能够攻破计算难关,寻找到业内某优秀的计算人才,在电话联系不上的情况下,曾多次尝试在别人小区门口“蹲点”、挨个敲门洞、询问小区门卫等方式打听寻找,以至于全小区都知道在找人。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实现联络,达成共识。
经过多次反复计算、审核,最终基本计算结构尘埃落定,计算强度可以放心使用。90钻机成功突破计算难关是一次“零的突破”,使公司研发能力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0个人的研发团队在同行业眼里肯定是个笑话,但是现在钻机竖立在这里真的不是笑话”,这是经历了冷眼与嘲笑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爱钻“牛角尖”的设计师
钱鹏飞是一个极度坚持原则、坚持理论的人,在计算方面碰到问题时,一定会停下来彻底解决弄明白才肯罢休,没有把握、没有想通的事情一定不会过去,这也是他让项目领导感到“放心”的原因,做技术也正是需要这样“钻牛角尖”的人才。
9000米钻机研发设计过程中,由于软件和实际之间差异,钱鹏飞在井架底座连接建模的约束计算上曾停留了近半年时间,反复对比分析只为找到最合理的约束结果。
刚刚接到9000米钻机项目的时候,钱鹏飞还只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应届生,当时连常规的井架、底座都没有做过主任设计师。经过该项目5年的历练,结构、计算的重压都落在了他的肩上,如今早已是响当当的主任设计师。
9000米钻机作为新产品研发项目,该钻机在设计和制作期间,得到了上海临港产业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了产品的生产进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方案、技术的设计、评审、审核、校对等环节,达到对各个层次人员的培养,并逐渐形成一个骨干力量突出、人员层次明晰、合理的技术团队,为日后的新产品研发打下了技术和人才基础。(记者 杨润琪)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