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233期 2020年
红六井重生记——中曼温北油田红六井修井作业纪实
       主动请缨大修红六井那一刻开始,中曼油气的石玉堂、李彬、王古生等人就已十分决绝,决不允许这口井报废,虽然此时寒风凛冽,但他们相信属于这口井的春暖花开一定会到来。
       他们等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全世界这种类型的修井只有百分之二十成功率的今天,他们凭着过硬的技术实力,成功解决了地层裂缝造成的无法采油的难题,令业界同行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为此后的温北油田修井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今,在修井凯旋胜利多时的今天,他们与记者再次来到红六井采油现场,回忆往昔不禁感慨万千,此时这口井的原油产量已经十分稳定,井场四周,洁白的苹果花与深红的磕头机相映成趣,所有人也都感受到了那份少有的清芬宜人。

首遇温北地层裂缝难题
  2009年11月,新疆温宿县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16度,此时,中曼13队的钻井将士正在卯足干劲,紧张配合着完井阶段的固井作业,因为该区块处在红旗坡农场,按照规定都是以红字区块开头,虽然按照顺序是设计开发的第六口井,但实际上是红字区块勘探开发的第一口井,所以红六这口探井开发中的技术经验积累意义非常重大。
  但没想到的是,由于地层裂缝太大,第三方固井公司在作业中发生了固井井漏,作业中水泥漏失了整整27方,且没有把水层和油层分隔开来,很显然这次的固井失败了,换句话说,花了数百万投资的这口井,目前根本无法采油,成了一口生命垂危的废井,如果无法挽救,损失将会达到500万以上。
       要想把这口废井挽救回来,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马上进行大修井作业,但这种大修井作业实施起来又谈何容易,让这类油气层和水完全分隔开的报废井大修,世界公认的成功率仅有20%,这种抢险大修作业风险大,技术标准高,作业人员需要同时掌握钻井、固井、测井、录井全方位的技能,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带来“插旗杆”、“灌香肠”式的严重后果,许多人对此都敬而远之。此时,刚回河南老家休假陪妻子动开颅手术的石玉堂听说这一情况,躲在墙角一连抽了十几根烟。问题出现后,作为油气公司钻井总工程师的他一天到晚电话响个不停,处理方案迟迟定不下来,领导同事都希望他能在这个关键节点赶回温宿,前来牵头主持处理这个工作。但此时家里根本离不开他,妻子术后情况并不太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随时需要人照顾,一边是自己的事业,一边是自家的家庭,石玉堂一下陷入到两难中。
  考虑再三,他很快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项目最需要我的时候到了,我必须回到温北油田挑头进行这口井的大修作业。把照顾妻子的事情在老家安排妥当,他就坐上了河南飞往温宿的飞机。

顶着双重压力启动大修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石玉堂很快着手展开对红六井修井的准备工作,虽然风险很大,但他没有任何退缩的余地。听说这个“老石”不顾一切要做这项工作,行内许多老朋友都善意地提醒他,对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一定要多掂量一下,这口井修好了他可能基本没有什么功劳,修不好了他可能要承担一切后果,甚至会毁了自己老专家的英名。
  石玉堂对朋友们的善意提醒十分感激,但他斩钉截铁地告诉朋友,自己做这个事不图名、不图利,只想本着奉献中曼的精神把这口井救活,这是F2断裂带红字区块打的第一口油气井,对于今后的勘探开发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该区块油层和水层仅有薄薄一层砂岩,从地下获取的实物看,这层黑色砂岩用手一捏就粉碎,根本没有胶结,由于地层的硬度不够,这口井甚至F2断裂带上的其他井今后在采油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地层垮塌,导致油层水层相互串水的问题,如果能从这口井的修复中获得详细的技术资料,及时进行课题攻关,那今后温北油田的修井作业就有科学的依据和施工方案。
  从早到晚,他一刻不肯休息,每天牵头组织勘探、注采、试油、安全、地质等部门开会讨论,及时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技术方案设计优化、施工方案细化分解……,尽管困难重重,后续拦路虎一个个接踵而至,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准备工作中的一个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专业的人才能干好专业的事,在石玉堂看来,要想把这口几近报废的井修好,现场和其他团队要熟练掌握修井技术,每个人都要有担当精神,遇到问题都要抢着解决,而不是相互推诿,同时要有钻测录固各方面综合性的专业知识,如果缺乏综合性人才,那么这些方面的人必须密切配合好才行,有着30多年经验的他深深明白,当前社会上许多懂钻井的不懂固井,懂测井的不懂地质,只有多个部门相互协同,进行全方位判断才行。
       在石玉堂、李彬、王古生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很快确定下来,并发到修井750项目的中曼12队详细了解熟悉,展开第一次修井作业。

扎进实验室彻夜测试水泥配方
  方案确定后,中曼钻井的XJ750修井机很快在温北油田启动了作业,但攻关形势依然严峻,回顾修井的过程,石玉堂用了简洁明了的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情况——日以继夜。
  对这些技术专家来说,陌生地块的修井,是一场失败与成功的较量,也是一场科技与时间的赛跑,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他依然激情四射,战斗力十足。为保证万无一失,他一天到晚盯在现场对修井进行充分的研判和指挥,力争做到最好。
  作为钻井总工的他除了负责现场的钻井监督,后续地层油水层堵漏工作的准备也在一直在进行,到了后期他和李彬、王古生等人干脆扎进两家公司的固井实验室加班加点投入到稠化和强度试验中来。
  高强度、高频度的工作试验,对石玉堂的体能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为了保证工作心无旁骛,他们不顾身心疲惫,每次连续坚持10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的不间断实验,每当凌晨离开实验室躺在床上,满脑子想的还是水泥添加剂、膨胀剂、水泥配方等问题。
  他们深深清楚水泥配方的重要性,因为地层不同水含量下的水泥状态,比如含水量30%、50%、100%状态下,水泥配方都要相应变化,除了含水量变化不定,温北油田地下水含盐量非常高,对于修井固井来说,盐就是天然的早强剂,在大修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闪凝等突发情况,造成钻杆提不出来甚至导致“插旗杆”等事故,作业中一旦低于30分钟对油层封堵效果不好,把水层堵住了,也容易伤害甚至堵死到油层,所以是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下转第四版)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