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记俄油项目技术服务团队
自2017年年底,中曼进军俄罗斯市场以来,已经以优异的钻井作业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受到甲方的诸多赞誉。从我们找订单到订单主动找我们,他们将中曼石油的品牌高高树立在了俄罗斯的土地上。但是除了钻井作业以外,在俄罗斯的井场上,还有这样一支独特的队伍,让甲方看到,中曼不仅有钻井,还有优秀的技术服务团队,他们也在极寒的作业条件下,挑战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
固井工程师 袁继胜
袁继胜从2017年4月开始入职中曼俄油项目,在此之前,他在中东的许多国家做过固井技术服务工作,但是在俄罗斯这样的极寒环境下工作还是第一次,这也让经验丰富的他遇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情况。
在极地温度下,连设备启动都成为了一种困难,往往需要提前三到五个小时开始启动,最多的一次提前了十个小时,还在下套管时就开始启动设备以防万一。在新101井七寸油层施工时,当天气温达到零下45度,创下当地油区固井施工最低温纪录。
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袁继胜在作业前期,提前与当地固井工程师交流取经,参考他们以前在低温环境下作业的经验,并且提前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了预案。比如在整个施工期间,蒸汽车都会全程待命,同时安排人员对极易发生冻损的设备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用蒸汽车进行加热。
在袁继胜领导下的固井队伍,虽然是一直相对比较年轻的团队,但是年轻也有年轻的好处,他们对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都很快,也充满着干劲。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通过讨论、各抒己见,来形成对整体最有利的方案。
在今年三月的一次固井施工中,出现了施工泵压高于预期的情况,由于当时气温零下三十多度,袁继胜等人猜测是温度过低导致压力表显示出现问题,可是在紧接着的下一次作业时,再次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开始逐步的排查原因。通过井眼、井下的状况,结合施工的参数进行分析模拟,用软件来进行测试,模拟各种井下条件下的施工压力,发现所得结论与实际施工压力不相符,然后针对水泥浆做了一些实验,在多次的评价实验中发现在低密度外参料情况下,会影响漂珠破碎率,破碎后会导致水泥浆流动性变差,经过讨论分析后,最终确定了主要原因。在之后的材料采购中,对外参料及漂珠的选型进一步规范,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施工泵压过高的情况。
电气工程师 杜建
“这边俄罗斯人跟咱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太一样,在我们看来,明天要做一个工作,今天会提前列一些计划和准备。但他们俄方有一个电气工程师跟我说,‘当天把自己的活干好就行,谁知道明天是地震、战争还是其他什么天灾人祸,那不是我考虑的事。’”
由于井队上的电气工程师有中俄两个团队,并且断电维修设备的同时不能耽误生产,所以工作中很多时候杜建都需要跟俄方员工做沟通交流,而这种交流上的障碍在他看来,远远不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思维模式。“想要说服别人首先要比他们知道的多,他们做不好的你能做好,他问你原理、方式方法你能讲得出来,你帮他弄懂了,他就会很佩服你,明白你是对的。”
杜建就是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一点点改变俄方人员态度的,在加入中曼之前,杜建曾经在宏华工作过九年,从事电气设备的售后服务,这让他对电气设备,尤其是低温钻机配套的电气设备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如何对设备进行优化,怎样更好的满足现场使用,哪些地方可以做更多的整改提高,他都了然于胸。
刚刚加入中曼俄油项目时,杜建到达31队现场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次大问题。当时正值一月,温度还在零下四十多度,31队第一口井施工完成,向第二口井平移后,杜建启动发电机,结果因为温度太低设备停转,机器一直无法启动起来。当时发电机厂家的人员已经调试完并离开了现场,在此前杜建也没有接触过190的发电机,他和另一名机械师一起,挨个检查各个线路、每个参数,然后尝试一次次的合闸送电,从下午三四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经过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检查、维修,发电机终于正常运转,没有影响到当天下午的开钻。
在整个俄油项目只有4名中方的电气工程师,他们常常需要在几个队伍之间来回轮换,有时还需要一个人跟进两个队。虽然工作辛苦,但杜建也充满着热情,“我在岗期间,从没有因为设备的问题耽误过生产,即使出现了问题也都及时处理掉,这就是我个人觉得最满足的事情了。”
泥浆工程师 王伟
王伟最开始给我的印象就是比较内向的,尤其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紧张到有些语无伦次。在工作中时,他也同样不擅长用太多的语言去表达,而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哈拉姆布尔油田施工作业时,井下有一千多米的长泥岩段,并且是极易造浆的绿色泥岩,钻进时间长,一旦造浆,将很容易引起泥浆的粘度、密度等数值升高,而且很难控制。当时刚刚进入油区,泥浆配方主要是由当地工程师提供的,他们虽然也采购了高分子材料,但是在配方中高分子结构用的很少,王伟等人考虑到增加高分子材料可以控制造浆,同时能防止沙子粘到振动筛上,造成振动筛堵塞,建议增加高分子材料比重。
但是一方面由于刚开始磨合,在语言交流上存在障碍,同时与当地人在使用材料的习惯上有所差别,当地的泥浆工程师拒绝按王伟的要求添加。施工作业时,钻头井眼果然出现了泥包,起下钻不顺畅的现象。“他们当然也是想把泥浆处理好,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可能路径上存在一些冲突。”在几次提意见无果后,王伟也不再继续劝说,而是自己扛一些高分子材料的药品加进泥浆罐,等过一个循环以后再带着他们去看振动筛,直接给他们展示这样做的结果,几次之后效果果然要好上许多,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方式,也让当地工程师逐渐接受了他们的设计。
不过,为了更好的长期工作、相处下去,王伟还是会努力的和俄方工程师协调沟通。在工作之余,他会主动找他们聊天,不仅仅是工作内的问题,有时也会聊些家常,分享一下孩子的照片,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种关系的拉近也让工作中的交流更加顺畅。现在,他们已经非常认可中方工程师提出的泥浆体系,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情况也改观很多。
泥浆工程师 玛琳娜
在诺瓦泰克项目的井队上,我们遇见了一位特别的女性员工,她叫玛琳娜,是井队上的泥浆工程师,已经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她性格开朗,虽然加入中曼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和同事相处得都很愉快。和她搭档最多的,是泥浆工程师王伟。
由于井队的设备是从国内进口的,有一些设备的尺寸和俄方标准并不一样,比如振动筛的筛布,虽然有一个本子登记着筛布型号,但是实际操作时还是有些难确认,每次都要找王伟帮她看。在确定泥浆配方时,两人也会相互沟通,通过交流来协商。
玛琳娜从事石油钻井行业已经几十年,她的儿子也“子承母业”,加入了石油钻井行业,在采访的过程中,一说起她的儿子,就立刻眉飞色舞,还拿出手机跟我们分享他们的合照。
她会像每一位母亲一样,用有些“絮絮叨叨”的口吻说起儿子小时候经常生病,到处去医院,每天都很担心。说起现在两人之间距离很远,倒休时间也不太一样,很难碰到一起休假的时候,不过虽然工作不在一个地方,但她每天都会跟儿子打电话交流,哪怕只是说一些吃饭睡觉之类的话题,也都会津津有味的聊很久。
同时她也非常感谢中曼给了她一个良好的平台,她非常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唯一的问题是工鞋实在太大了,最小码的鞋也比她的脚大很多。”她笑着对我们说。
司机长 崔立国 胡东良
如果要问这里井队上最辛苦的职业是什么?那可能就是司机长了。井队上使用的190柴油发电机本身质量上就与卡特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俄罗斯当地的极寒条件,让本就容易出现问题的机器更显吃力。每天都会冒出层出不穷的小毛病,隔几天还会出一次大问题,大大增加了几位司机长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