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220期 2019年
当好钻井的“眼睛”--记伊拉克格拉芙油田中曼录井事业部
    在伊拉克格拉芙油田,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作为钻井的眼睛,一年到头坚守在现场,精确无误地监控记录着每口井的钻时、钻压、悬重、扭矩、钻井液性能等参数,发现异常变化就及时判断分析,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解决,他们用一流的技术和责任担当,一次次减少了井下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井效益,他们就是格拉芙油田马油项目上的中曼录井事业部团队。

七拼八凑保证按时开钻
  格拉芙油田项目启动时,对于马油录井项目负责人阮杰来说,有点刻骨铭心地小难忘。
  接到前往伊拉克的通知时,他看了一下日历,距离2019年春节还有4天,虽然谁都想在家过个年,但是项目启动就好比箭在弦上了,现实情况已经不允许,他赶紧拨通了团队成员的手机。很快,阮杰带着仪器工程师辛鹏飞、地质工程师帅梦奇等人踏上了北京飞往巴士拉的航班。下了飞机,经过3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赶到格拉芙油田就开始忙碌起来。
  在调试中,他们发现4台主要元件的工控机里有三台因锈蚀严重无法启动,仅有的一台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其他还有多个元件也都因为锈蚀原因无法使用,现场开钻时间已经很近,项目上要求阮杰必须尽快修理达到开钻条件。
  格拉芙油田是新启动项目,加上他们来的也很紧急,录井的部分元件配件还没来及准备,他们原来以为来到这里直接调试就行了,万万没想到会换那么多配件,虽然保税区有一些可以替代的使用零件,但也因为放假原因无法出关。这下大家都犯了愁,大过年的,一是国内厂家都放假了,根本买不到,二是即便买到了发过来也赶不上开钻。情急之下,阮杰带着大家赶紧就着现有材料进行更换线路、开关、按钮,因为材料有限,为尽可能节约,他们把现场找到的一些电缆等材料使用时都全部精确到毫米。
  对于一些急需更换的手柄阀门就利用井队的旧材料废材料,现场焊接,每天加班到零点以后,终于保证了损坏设备的全部修复。

接完线路不到3秒打起了鼾
  作为格拉芙油田第一个录井项目,22队前期安装调试工作十分繁琐,每个队2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加上22队这台老设备事情太多,原本阮杰想请同在一个油田上的25的录井人员过来帮忙,但是甲方不允许,要求各井队录井师只能在自己的队上班,并随时让监督查岗。
  无奈之下,谢帅、王彬、曲桐玉、帅梦奇4个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白天2人一班在各自井队,22队事情多,晚上他们一下班就来到22队共同参加安装调试,每天一干就是凌晨零点多。后来甲方监督巡查时虽然发现了这一情况,但是考虑到晚上他们的休息时间是不能干涉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管。
  录井的各项数据都是用电脑局域网实时传输的,开钻时间在即,为了方便甲乙双方的监督领导在开钻之前显示仪全部调试到位,谢帅、王彬就加班加点来牵网线并现场调试。
有一次,当他们把网线拉到甲方地质监督办公室时已经凌晨1点,从焊接头到水晶头、从局域网布局到调试,他们依然做的一丝不苟。
  凌晨2点,设备安装完毕时,他们实在扛不住了,就坐在地质监督办公室沙发上打算休息几分钟,但实在太累了,仅仅3秒钟,甲方的夜班地质监督就看到沙发上的这两个小伙子打起了鼾声。
  甲方对于他们的这种工作精神十分感动,叫起来让他们回去休息,同时感慨地说,我们白班监督上班的时候你们在工作,交完班夜班监督来了你们还在工作,干起活来真是不要命,有这种敬业精神何尝做不成事呀。虽然每天回去睡觉都是凌晨1、2点以后,可这帮拼命三郎每天早早地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

用自身实力征服甲方
  对于录井人来说,只要现场设备在动,他们就必须24小时在现场坚守,因为都是录井战线上的老兵,他们也坚信只要在现场,就一定能确保现场无忧。但甲方却不这么认为,尤其是项目启动不久,也许是同行在背后出主意的原因,甲方负责录井项目的监督根本不信任中曼这个录井团队。在他们的眼里,刚开始甲方最苛刻的监督俨然扮演了校长的角色,这位监督每天一有时间就会突然闯进录井房里来,推开门二话不说就提出一些录井专业方面的刁钻问题来考核这帮录井行业的小年轻,如果能回答上来他就会悻悻而去,一旦回答不上来他的刁钻问题他就会把事情使劲放大,大发雷霆说这个团队不具备录井能力,还是赶紧退出吧。
  但令他失望的是,每次提出的刁钻问题,这个团队都回答的非常棒。也许还是友商背后作怪的原因,甲方的监督们刚开始一直都非常敌意地进行防备,每次录井出来的数据,他们都重新描述一遍再检查一遍,然后跟中曼录井的数据进行比较,但令他们奇怪的是,他们不仅一次错误也没发现过,甚至很多预判和措施都走在了甲方的前面。
  有一次,某国际友商用他们自己的螺杆进行作业时,正在现场盯着大屏幕的仪器师辛鹏飞看到力压、数据异常,估计是他们的螺杆和震击器出现问题,就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甲方和司钻,让他们立即进行检查。
  此时,友商和甲方都没看出异常,到现场一看才发现是友商的螺杆断掉了,幸亏中曼录井及时预警提前发现了故障,要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后来连续一次次,录井人员以专业素养和预警、措施都走在了甲方的前面,这时他们也转变了态度,发现原来中曼录井的实力不次于四大油服,开始对这个专业的团队渐渐友好起来。
  后来只要涉及到录井方面的事情,他们也不再对数据反复核查,而是非常信任起来,不管是哪个单位的或者是什么人来发表意见和建议,甲方都会干脆利落的告诉他们,一切以中曼录井的意见为准。

提前预警解决漏失难题
  录井的工作专业性较强,尤其是分析泥浆、地层地质实时采集分析,在提前预警、实时预判风险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钻井过程中对于地层的判断十分关键。
  8月16日,在中曼22队穿过damman地层时,阮杰等人结合以往的邻井资料和现场的实时录井数据判断,可能会在接下来数小时遭遇渗漏风险。在当晚的交接班会议上,他专门针对这个风险对甲方、井队和项目人员进行了风险提示,并建议当班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堵漏泥浆材料提前做好准备。
  果不其然,当晚22点,录井数据显示异常,阮杰判断应该发生井漏,就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了泥浆工程师、司钻、监督,请他们赶紧进行处理。此时漏失刚刚开始,每分钟漏速在1立方左右,整个团队在第一时间就将漏失堵住,从而避免了许多堵漏损失。
       阮杰和辛鹏飞告诉记者,每分钟漏失一方,如果发现、处理不及时,一个小时就会产生漏失60立方,用他们形象的比喻来说,在格拉芙油田,一碗泥浆的成本大致等于一碗牛肉面的成本。也就是说,提前一个小时发现并解决了问题,现场就节约了好几千碗的牛肉面的费用,因此,大家也对录井事业部第一时间预警和实时发现问题并通知解决的做法令人伸出大拇指。
        现在,甲方监督们也跟录井这个团队不仅在专业合作上非常愉快,在平时生活中也成了很好的朋友,从开始的误解到现在的友谊,他们告诉阮杰,只有经历这样的考验,彼此的合作和友谊才更加长久,也希望中曼录井在格拉芙油田芝麻开花节节高。(记者 郝东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