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220期 2019年
出征无畏 凯旋无悔--记中曼鲁迈拉油田BP项目26队平台经理蔡永涛
(上接第一版)
       他匆忙中去关井之际,却发现一条半封闸板控制线由于老化突然被憋爆了,情况非常危急。
       由于当时井场没有备用的封井器液压管线,他从专业知识判断,只能临时将全封闸板控制管线更换到半封闸板上来解决问题。
       但是此时泥浆已经把现场全部覆盖,井下已经进不去人了,没人解决问题后果将是致命性的,情急之下他穿着劳保用品直接跳到了泥浆里。
       凭着对现场设备和位置的熟练掌握,他双手在泥浆里一点一点摸索,凭着记忆和熟悉程度慢慢敲击,终于顺利把管线更换过来,解决了问题。从泥浆里出来后,虽然他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灌满了泥浆,但因为圆满解决了问题,还是嘿嘿地笑了,他很庆幸,在紧要关头,自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后,他工作起来更加拼命和认真,并见证了中曼井队在陕北的快速发展。在陕北打过的众多的井里面,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斯伦贝谢延长项目的第一口水平井,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在现场和井队领导一起昼夜奋战,在钻井各项指标上赶超了延长气田里的所有钻井承包商,把中曼“铁血之旅”的大旗插在了延长气田的最高处。
  因为钻井质量越来越好,他所在井队全体人员的努力与付出也赢得了甲方的信任,并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从而使得这个身材不高的小伙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新的挑战,也有了更多的成长机会。

67个小时压井从未合眼
  中曼伊拉克俄气项目启动后,正在陕北钻井的蔡永涛再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有一天,领导非常兴奋地告诉他,海外项目需要钻井工程师,队上打算推荐他去伊拉克钻井。
  听到这个消息,他既感到兴奋又感到了巨大挑战,兴奋的是中曼伊拉克俄气项目属于高端市场,这对喜欢钻井的他来说不正是建功立业、大干一场的机会吗?挑战的是,他早就听说巴德拉油田井型、地层复杂,加上那里局势不稳,该如何才能突破?
  虽然心里有些打鼓,但办理完各项签证手续,他还是满怀激情而又忐忑地登上了飞往巴格达的航班。
  下了飞机,他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陌生的阿拉伯面孔,就像电视、电影里的场景一样,男的留着大胡子、穿着长长的袍子,女人则戴着头巾头罩、穿得密不透风。带着所有的好奇和疑问,他开启了在伊拉克中曼16队钻井的生涯。作为队上的钻井工程师,技术上的许多难题都跟他脱不了干系。
  有一次,甲方对一口井提供了套管头之后进行试压,反复多次都没有试好,甲方则把原因归结到了井队的衔接设备上。于是他和现场监督、带班队长反复拆装,寻找具体原因,解决不了问题他一直睡不着,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坚守着在现场,拆装封井器各部件,并反复测试。
  经过多伦测试他才发现,中曼安装的自己的设备均密封合格,问题竟然出在了甲方提供的套管上。
  甲方折腾了这么长时间,竟然发现问题出现在了自己提供的设备上,也很不好意思起来,赶紧通知自己的基地重新提供了一套设备过来后,他和同事们重新安装后再次试压,发现一切回归了正常。
  而此时,从问题出现到回归正常已经过去整整67个小时,蔡永涛也整整67个小时没有合眼。
  经过这次历练,他也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第一要技术过硬,第二要敢于质疑,包括自己和甲方的设备,一旦确认问题,必须坚持原则,从而避免做无用功。
  虽然很累很疲惫,但那晚回宿舍营房的路上,看着圆圆的月亮,他禁不住哼起了小曲,回去后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一次遭遇硫化氢报警的启示
  穆斯林国家没有任何的娱乐休闲场所,也严禁喝酒,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对许多人来说都十分枯燥。不过对于蔡永涛来说,如此封闭的工作生活除了专心工作之外,也给他提供了一个专心学习技术和外语的环境。因为有着同一个目标,大家上班一起奋斗,下班一起学英语,甚至中阿员工互相学习起了对方国家的语言,每个人都感觉是一家人。
  国外有许多严苛的规定,尤其是在安全方面,令蔡永涛受益匪浅。尤其是后来当上带班队长以后,他更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处处起到表率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平时蔡永涛给班组培训时经常用到的一句古诗,并告诫大家一定要学以致用,方才有效果,其实,他之所以这么说背后是有原因的。
  有一次,他当带班队长时正在上班,现场正在作业的一口井周围振动筛上的硫化氢探头突然开始报警,同时,泥浆罐周围的探头也报警起来。
 很明显硫化氢出来了,他发现已经是60PPM,他提醒当班人员带上SCBA正压呼吸器的同时,自己也全副武装第一时间关闭封井器,控制井口,并按照程序立即汇报给甲方监督。现场处理完毕后,他立即将无关人员集中到了紧急集合点,积极配合现场监督实施压井工作。
  由于发现及时,问题也第一时间得到了处理,现场没有任何险情发生,甲方监督也对蔡永涛处理问题时的果敢冷静及时给予了表扬。
  事后,蔡永涛再次对班组人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尤其是当时没有反应过来的同事,反复提醒他们,不能光闷着头干活,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时间在变,项目在变,对于蔡永涛来说,唯一不变到是他那份对于工作到执着与永不服输的精神。中曼BP项目在鲁迈拉油田钻井大包项目启动后,他作为26队的骨干,跟随铁血之旅转战到了这里。面对崭新的环境,他更加勤奋努力,随着工作节奏的进一步加快,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想大干一场的他开启了新的征程。
  时光永远不会辜负一个努力的勇者,今年5月,这个在中曼井队上摸爬滚打了15年的山东汉子不负众望被提拔为了26队平台经理。
  走马上任后,他感觉自己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原来作为带班队长他负责的只是一个班的生产、设备、人员、安全,走到平台经理岗位上之后,他面对的不仅是整个井队方方面面到繁忙事务,还要随时协调甲方、第三方各项工作,压力山大的他更加努力了。
  鲁迈拉油田气温是地球上里最高温到区域之一,刚走马上任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因天气所导致的前所未有的设备难题。天气再热,钻井工作不能停下,有一天他记得地表温度达到了70多度,在嘱咐队上兄弟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他也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督查工作,这种天气里他最怕的就是设备承受不了。
  但他心里最担心到事情还是发生了,在作业的关键时刻,井场上的卡特柴油机因气温过高出现了高温保护而反复“罢工”熄火,影响到了井队的生产。
  干钻井那么多年,卡特柴油机中暑罢工的现象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天气是一方面,但是有没有破题之道呢?他很快组织井队骨干从设备保养、天气等因素研究起来。
       你还别说,他们这么一研究还真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鲁迈拉油田每个井场都是按照正南正北的方向布局,设备也必须按照甲方的布局来安装,但这个季节油田上刮的都是西北风,换句话说,最近的风都是迎着卡特柴油机的排风扇在吹,导致极端高温下柴油机的热量散发不去。
  现场设备有限,原本他计划吊车吊来几块成品水泥墙放在柴油机前遮挡西北风,但考虑担心影响作业,就放弃了。
  随后他灵感突来,将附近的一个集装箱换个方向摆放,正好可以抵挡住鲁迈拉油田上疯狂的西北风,同时也不影响集装箱的使用和钻井作业。果然是药到病除,从此利用这种方式解决设备难题,卡特柴油机再也没有罢工过。
  提起这些年的工作感想,蔡永涛想起了自己最近创作的一副对联,也代表了他的所有心境,上联是进中曼、离父母、离城市、走进荒山,下联是随中曼、离妻儿、离祖国、走向国际,横批越走越远。
  这个小伙子20岁那年来到中曼,转眼已经15个年头了,这些年起起伏伏,经历过磨难与沧桑,他也更加懂得拼搏奋斗的意义,人这辈子时间表面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只是白驹过隙,一旦抓不住奋斗拼搏的机会就会错过很多精彩,只有珍惜机会、好好努力才不负这一身的热血与青春。 (记者 郝东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