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220期 2019年
逐鹿中东竞风流--中曼伊拉克格拉芙油田马油项目22队纪实
      跨过巍巍昆仑山,飞越茫茫波斯湾,在万里之遥的伊拉克中部格拉芙油田,两座印有ZPEC的钻机格外耀眼夺目,经过半年的历练,如今他们在那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铁血钻井队,中曼队伍对于该油田的高效开发,促进了济加尔省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被当地人友好地称为中国哈比比(好朋友)。

春节赶上了动迁安装
       2019年2月,当举国上下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在遥远的伊拉克格拉芙油田上却有一群人为了肩上繁重的使命而忙碌着。
       此时正赶上22队钻机从SIBA项目动迁到这里,整个搬迁距离长达300多公里,多达155车货,任务非常严重,井队里的兄弟几乎都没有回国过年。虽然半年过去了,但平台经理李星依然对那些场景历历在目,即便是农历大年三十那天,他依然带着大家冒雨在井场卸货。
  由于连日暴雨,加上新井场地面被水泡得深度塌陷,小车开进来都全部陷了下去,超长超重的大货车更是对这一环境望而却步。
  但是时间不等人,看到成队的货车进不了井场,大家心急如焚,纷纷出谋划策起来。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进入井场的方案很快确定下来,李星赶紧协调了两辆大马力铲车和叉车进行协助,每台货车进入井场车轮都会陷下去大半,但是在铲车和叉车前拉后推的帮助下,载着设备的货车还是艰难地挺进了井场。
  井场无法容纳太多货车,设备一车一车进来后,大家赶紧一车一车地卸下,将空车前拉后推出井场大门再重新用这个老办法将车子生拉硬拽进来。
  因为雨中天气大降温,大家穿着井队发的薄棉袄一干就是到半夜,当时忙着搬家没有准备雨衣,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棉袄都淋的湿漉漉的透心凉,但是现场人人都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地在现场坚守忙碌着。
  大年三十那天,由于设备还在动迁中,食堂也没安装到位,从三十到初一,李星带着大家蹲在地上每个人吃上一份盒饭就继续投入到卸货与安装中。
  虽然赶上春节遇到诸多不便,整个动迁工作还是创下了海外井队启动的最快纪录,看到这帮人如此拼命,甲方现场负责人非常感动地说,很荣幸和贵公司一起合作,希望中曼能够在格拉芙油田大有作为。
  动迁完成后,听说22队忙得连年夜饭都没来及吃,项目领导还专门在井场上为大家补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9天完成了繁重的底座升级
  动迁完成后,整改调试工作依然在忙碌进行。
       现场人员按照甲方的要求安装完成后,在验收时却遇到了大麻烦,甲方突然发现如果这样摆放井架,在成套设备平移到附近另一口井作业时,底座的高度会把将来安装后的采油树挡住。
  甲方将这一问题归咎给了井队,眼看快要开钻了,他们却要求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才行。
  等待不是办法,既然事情已经定论,只有积极进行协调解决,经过现场技术论证,大家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加高升级底座,既不影响作业,底座升高后将来钻机平移作业也能顺利绕过采油树。现场加高图纸方案也很快得到了甲方的审批同意,但是当焊工即将按图施工时,却遭到了他们的停工阻拦。
  原来,按照当地油田的规范,设备大型改造必须拥有API等资质的单位去改造,这个方案显然来不及,但如果现场施工作业,必须经过国内授权,做好受力分析才允许在现场动工。
  但此时恰逢春节期间,国内厂家都已经放假不在单位,人员都回老家过年去了,无论是厂家授权和受力分析都无法开展。但甲方明确规定不做好这些事情,坚决不能开钻。
  无奈之下,平台经理李星将事情的严重性反应给了项目领导和集团装备部领导杨佳怡牵头协调各方共同解决问题。
  经过多方协调联系,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厂家授权工作和受力分析工作终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
  随后,从底座到定位连接、从拉力耳板到平移液缸等繁琐工作很快在现场启动了,由于工作量实在太大,开钻时间又紧急,他们只能在现场加班加点。
  最终,四名拥有国际焊工证的人员经过9天9夜的焊接制作,全部完成了底座的升级改造工作。
  改造完成后,甲方专家领导现场一次性通过了验收,甲方代表现场签发了开钻指令。从开钻那天起,22队带着ZPEC铁血之旅的旗帜,在格拉芙油田上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首创中曼超级flowline
  格拉芙油田的这个井场有着数十个井位,每打完一口井就可以直接平移到相邻的下一个井位继续作业。
  但是在平移过程中,罐区、泥浆泵等设备还是要使用吊车、板车等进行拆除移运安装,往往会耽误一些时间,对搬家平移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启动伊始,作为机械总监的曾永贵陷入了苦苦思索中。
经过现场研究论证,他发现之所以无法实现整体平移,主要是因为泥浆导流槽的原因导致的,那么,有没有方法把导流槽加长直接实现平移而且不影响平时的生产呢?
  光想不干假把式,专门搞机械的他很快开始研究摸索起来,他大量翻阅各类关于导流槽的书籍资料,同时到其他公司井队取经学习,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很快拿出了一套设计方案,经过论证一切都非常实用。
  产品的焊接制作很快展开,考虑到22队和25队两个队伍在同一井场并驾齐驱钻井作业,项目上经过讨论,干脆把25队的也一起做了。
  就这样,曾永贵带领团队加班加点,仅用20天的时间就制作出了2套非常漂亮实用的导流管槽,实用效果非常理想。
  8月19日,在22队井场,机械总监曾永贵告诉记者,每套导流槽总长度76米,制作完成后平时用几个架子架在空中即可,既美观又实用。
  加长版的导流槽制作成功后,22队平台经理李星算了一笔账,这一项改革创新使用以来,在每口井的平移搬家中都可节约10个小时,同时省去了2台吊车、板车租赁的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
  这项改革成果不仅在搬家中十分好用,而且美观大方,成了井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现场大家用英语交流,现场人员都亲切地称呼它为"super flowline",也就是超级泥浆导流槽,每次这个英语单词从现场人员口中说出来,记者都能感受到他们都像提起家人一样的亲切与难忘。

泥浆池与第三方运输公司
       由于格拉芙油田井场上布置了数十口井的开发方案,场地非常紧张,尤其是泥浆池大小只有其他项目的三分之一。
       在钻井作业时,有时现场一天就可以把泥浆池全部灌满,所以甲方要求每天必须要有环保专用车辆来将废泥浆拉出井场。(下转第二版)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