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96期 2018年
优化队伍管理 深耕俄语市场---中曼俄油项目施工纪实

 

(上接第一版 )说明该钻井液体系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井壁稳定性和沉降稳定性。接下来俄油项目将完成剩余两口井的油基钻井液施工,逐渐完善并形成中曼成熟的油基钻井液技术,为日后该区块的作业提供现成的油基泥浆体系。
  科技高峰无止境,俄油项目将勇攀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也为将来的工作做好技术储备,保证可持续性发展,争取在俄罗斯开疆拓土,让中曼的旗帜在俄罗斯上空高高飘扬。

首井“殊死”搏斗,展示英明决断

  2018年1月18日,中曼31队在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大地上与严寒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本是光明和温暖象征的太阳在西伯利亚却意味着严寒,没有了云层的遮挡,阳光下的酷寒伴着微风便直刺大地。这一天井场上迎来了久违的太阳,映着厚厚的积雪,阳光显得格外刺眼,似乎是在宣告酷寒的来临。
  31队施工的2020井项目施工的第一口井,在清晨7点的班前会上了解到2020井已钻进至1700米,离设计井深1804米所剩无几。因尾管钻进中要每十米向甲方发送钻进数据,并等候甲方继续钻进的指令,使钻井速度大幅降低,一天下来,钻进至1780米。夜班上岗后,监测气温-35度,已经接近设备承受极限,距完钻也仅剩二十余米。
  要抢在酷寒来临之前完钻,各岗位严阵以待,项目经理赵明,总工邵飞亲自在钻台上指挥,机械师赵刚,电气师文华伟,顶驱工程师刘海鹏对主要设备分别进行了检查,泥浆工程师王伟频繁出入固控区,化验室,随时跟踪掌握设备状况和泥浆参数。随着进尺的加深胜利在望,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即将完钻的喜悦。而此时,温度也逐渐在降低,温度计显示已经-37度。正当准备庆祝完钻的时候,甲方发来指令,井深由1804加深至1842米。突来的指令打乱了先前的施工部署,天公不作美,气温也降至-39度。短短的38米继续钻进还是停止钻进成为眼前至关重要的抉择。
  鉴于此时设备还基本能正常工作,井队俄方所有人员坚持继续钻进。此时气温还在继续下降,赵明经理紧急咨询我方机械师,电气师意见,并连夜联系国内设备厂家人员,得到气温降若至-40度以下将无法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回复,钢材强度会大幅降低。根据天气预报,温度很大概率还会继续降低,为避免造成井下事故,他力排众议,不顾俄方人员反对,在夜里12点,井深1809米时向井队平台经理下达停止钻进的命令,并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将钻具提至套管内。
  军令如山,已经忙碌了一天的机械师,电气师,顶驱工程师和泥浆工程师继续坚守岗位,钻具还在井底,多一秒就多一分危险。一个小时后,气温降低至-42度,这对每一个人、每一件设备都是严峻的考验。从1809米起至套管鞋1460米的位置,用了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这期间的最低温度一度接近-54度,液气大钳四次故障,三次三通阀内铜轴断裂,一次因气路管线断裂;顶驱虽然能正常工作,但是旋转速度及液缸伸缩速度已明显降低;空压机因低温停车一次,险些管线无法吹空;2号发电机两次停车。除此之外,所有的设备都要不停加热,B型钳、液气大钳、气动卡瓦加热和转盘都需要持续加热,所幸中方人员未雨绸缪,提前启动了全部三台锅炉,蒸汽压力大,不仅加快了蒸洗设备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冷凝水回水的压力,避免了蒸汽回水管线的冻堵。
  凌晨5点,终于成功地将钻具起至套管内,大家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此时的液气大钳已经完全不能使用,气路漏气严重,三通阀损坏殆尽;顶驱内部已经完全冻死,无法旋转,吊环也不能起落。尤里得知此情况后,连夜打电话向赵明经理道谢,称赞中方人员在紧要关头做出的正确决断。
  晨星稀疏,寒风刺骨,一行数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下钻台。这场与酷寒搏斗的二十余小时中,每一个人都经受住了考验,也赢得了俄方所有人员的尊重和信任。

协同技术服务,产生规模效应

  俄油项目作为大包工程服务,各业务模块协同作战,产生高效的规模效应。从2017年12月21日起,俄油项目第一口井2020井开钻,短短2个月的时间,中曼集团定向井事业部在极寒高纬度地带,以提前预期14%的速度,顺利完钻两口小井眼LWD随钻地质导向水平井。为集团公司在俄罗斯地区油项目的继续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集团定向井事业部在极寒高纬度地区定向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俄油项目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州,纬度高达65°,对定向井施工时方位测量的影响非常严重,-50℃的极寒环境对定向井工具,从配套使用到现场保存都提出了最严苛的挑战。
  定向井事业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各类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作业管理标准,并且结合当地工程师的作业经验,经过科学论证,计算出适合该地区的无磁钻铤长度,总结出极寒条件下定向工具管理、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克服了高纬度强磁干扰带来方位失真的工程难题,解决了极寒条件工具设备管理、使用难题。在钻具选型配套方面,中曼也通过前期严谨的考察,精心优选出一系列国产工具。俄油项目前期工作的圆满完成,令俄籍工程师及甲方单位对中国的技术、管理及工具配套都赞不绝口。
  俄油项目的固井服务却一波三折,固井施工作为“一锤子买卖”,直接影响气井产量,一度成为衡量施工作业的指标,甲方对固井施工显得更为看重,甚至要求苛刻。中曼固井凭借自身实力从第一口井没有参与固井,到第二口井参与表层固井,再到第三口井参与导管、表层和油层的全部固井作业,从最开始承担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质疑,到现在取得的成绩,这一路的成绩都是伴随着心酸一步步走来。完全包揽了整口井的固井施工,中曼固井也有了更大的舞台展现自我,先后解决了导管固井水泥塞过长难题、油基泥浆固井难题、直井漏失情况下固井难题等。
  俄油项目固井事业部针对哈拉姆布尔油田极易发生气窜和漏失问题,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首先从水泥浆体系着手,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水泥浆综合性能,在原有的水泥体系内加入膨胀剂和石膏,以达到近似直角稠化,在防止气窜的同时,提高固井第二界面的胶结强度;其次,工艺方面,将下封隔器封于气层位置,有效封隔气层以防止气窜,最后从现场施工上进行把控,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来操作,把制定的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现场施工完满完成。最终, 2017井油层固井质量综合解释系数为0.84,评为优质,成功地解决了固井质量仅为合格的“紧箍咒”。固井技术水平和现场施工能力再一次得到了甲方好评,为进一步把握该区块的固井“脉搏”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攻关方向。
  在随后的几口井中,2017井、2019井、2008井均为固井质量“优质井”。俄油项目自开钻以来,打钻累计11口井,其中中曼固井导管施工10次,表层施工10次,油层施工9次,油层固井合格率100%,优质率33.3%。中曼技术服务团队在“铁血之旅”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将会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为中曼集团的开疆拓土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俄油项目是集团进军俄罗斯市场的试金石,是中国油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俄罗斯区域的钻井施工项目,经过项目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较为出色地完成了11口井的施工作业。通这几口井的施工,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在俄罗斯极寒地带施工提供了经验范本。(记者 杨润琪)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