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71期 2017年
经历风雨见彩虹----记壳牌哈巴项目27队平台经理刘金文

       刘金文, 1984年生于山东德州,2005年从德州学院毕业后就跟随中曼的脚步来到陕北,先后在延安、志丹、吴起、庆阳、定边、吴中等地钻井,随着技能的不断提高又进入中曼伊朗、伊拉克等世界级难度的油田开发,12年来他从一名最底层的场地工干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平台经理,在热火朝天的钻井生涯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沙坑里的场地工
  12年前,刘金文大学刚毕业就来到中曼位于陕北漯河的钻井队上,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场地工。那时他所在的井队,使用的是还是一台20的老井架,设备陈旧,现场的钻井条件非常辛苦,作为井架工的刘金文,刚开始每天的任务就是捞沙子。漯河地区井场的地质较为特殊,钻头和泥浆带出来的全是红灿灿的沙子,乍看起来非常美丽,可长期跟这种东西打起交道来,刘金文却有些吃不消。
  每天天刚麻麻亮,司钻刚把刹把刹住,堆成山的沙子就需要清理了,这时就轮到刘金文上场了。他推着一辆独轮车,用铁锹一锹一锹地将沙子装满,然后再推到指定的地方。聚沙成塔,这句话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每天他不知道清理了多少个这样的沙丘。就这样一车一车的捞沙、装沙、推沙,每次干一天下来,耳朵、鼻子、睫毛、头发上都粘满了沙子,浑身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即便在睡觉的时候,手指头都还麻木地保持着手抓铁锹的状态。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刘金文才真正感觉到了井队生活的艰辛。2个月后,正当他累的打算放弃的时候,井队上的一名老钻工来到刘金文面前,会心地说道,相比于他们7、80年代的钻井生活,此时则容易的多了,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好起来的。刘金文记住了老钻工的话,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事实证明,刘金文的选择是正确的。随着公司的发展,没多久,他所在井队的钻机就从20井架换成了40钻机,自己也成功通过了井队的最困难的考验,岗位从场地工转为了一名钻工。

从偷师学艺到小改小革
  此后,刘金文的工作更努力了,经过几年的磨炼,岗位也从钻工,一路晋升为了井架工、实习技术员、技术员。
  看这个小伙子肯学习,进步快,领导后来又把刘金文调到了技术要求更高的长庆区块的水平井项目上来。这也是刘金文钻井生涯中接触的第一口水平井,虽然对一般的井早已烂熟于心,各类井的技术也可以触类旁通,但是在关键技术上他还是个生瓜蛋,但自己也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于是,刘金文很快把主意打在了油田上的定向队上来,想到泥浆体系都在用长庆的,对方的定向队长肯定对这块了解的比较清楚,就主动前往那里拜师学艺。
  俗话说撑死徒弟饿死师傅,一听这个小伙子要找他学定向井技术,本来又不是一个单位的,人家一句话就把他撵了出去。但此时刘金文并没有灰心,这次挫折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学好定向井技术的决心。既然那个领导不欢迎,他就直接找到对方公司水平井方面的技术人员主动套近乎聊天,将自己在研究中的心得时不时抛出来与对方不断探讨。你还别说,他这一招偷师学艺还真是起到了作用。对方的技术员就像找到了知音一样,在这方面的相关技术都分享给了刘金文,他也从一个生瓜蛋很快成长为了水平井的技术人才,并把这些技术运用到钻井中来。
  在一次对8寸半钻头钻进中,刘金文发现螺杆扶正器达到了极限,钻井无法进行下去了,他就四处联系专用的扶正器,但是经过多方联系,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钻井进尺不能耽误,找不到零件也不能干等着,他凭着自己对这块技术的掌握,很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对设备进行改造。模拟实验无误后,他将螺杆的耐磨点砸掉,再用砂轮机将耐磨点进一步打磨,直到将其打磨下去1个毫米,再次讲螺杆下到指定地点,很快实现了水平井的顺利钻进。井场上的同事看到这个曾经的生瓜蛋如今通过对螺杆的改造都能解决井场上的大问题了,都由衷的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他们在该区块的钻井一只保持遥遥领先,当刘金文所在的井队把这口井打完了,对面山头上的同样的水平井才打了一半。

伊拉克的攻坚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刘金文也很快成长为一个队伍的最高行政长官。今年初,在伊拉克壳牌哈巴项目担任27队平台经理后,面对壳牌哈巴项目的严格要求,刘金文再次做好了迎接各项挑战的准备。
  设备到达井场后,眼看着对甲方提出的200多项设备和资料整改任务快做完了,甲方结合油田要求又甩过来400多项,为此,他和另一名平台经理何成武一起很快拉开了一场无悔的海外攻坚战。安装初期,大家对当地新规都不熟悉,尤其是安装营房的时候,刘金文带着10多人刚来到安装区,就被甲方监督挡在了门外。在世界级标准要求下,这些干了半辈子的钻井人忽然发现,大家都大眼瞪小眼,有劲使不出来了。此时,绝大部分人连挂绳套和牵引绳的资格都没有了,就赶紧按照甲方的要求,边工作边学习培训,迅速取得这些资格证书。
  夏季的马季努恩油田气温达到了54.5摄氏度,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脸上,但刘金辉带领钻井将士们安装作业一刻也不能停下,把各项工作迅速超前推进。2个月后,原来看起来白白嫩嫩的小伙子,竟然晒成了黑脸包公。但是,看着设备和资料一项项整通过甲方的验收,并迅速开钻了,刘金文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刘金文也发现,大家从最初的有些抵制壳牌这些严苛的规定,转变为了习惯接受和熟练运用,同时还能够按照他们的规则保护自己,钻井效率也越来越高,M62井仅用了33天就完成了任务,创造了马季努恩区块的最快钻井速度纪录。

项目利润率最高的井队
  M62井完工后,刘金文带着钻井将士们和快展开了平移搬家工作。新井M64距离老井M62距离仅14米,在搬家前,他充分吸收兄弟单位的搬家经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些活动的部件提前拆卸完成,在20节风速下无法完成的吊装作业就提前做好预案用叉车等设备替代。
  甲方规定必须48小时完成的平移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仅用了1天零2个小时的有效时间就完成了平移安装。这口井开钻前两天,刘金文带领兄弟们以最快的速度将现场问题关闭到了90%多,看他们工作效率高,且很守信用,甲方很快批准了他们的开钻要求。27队最初是新组建的一个队伍,里面的老员工较少,员工最初的默契程度非常低。为了尽快将这支队伍锻炼出来,平台经理刘金文、何成武带头冲在困难的最前面,各项工作都安排的非常到位,许多重要的节点都受到了甲方壳牌和哈巴的表扬。
       由于管理到位加上现场工作效率高,27队也成为壳牌项目利润率最高的一支队伍,作为平台经理的刘金文十分自豪。转眼之间来壳牌项目1年了,1年来27队这支队伍的实力越来越强,钻井越来稳,效率越来越高,刘金文告诉记者,以后他们还会进一步打好队伍打好井,用实力将“铁血之旅”的旗帜插在马季努恩油田的最高处。(记者 郝东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