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蔡宇航,男,生于1992年,新疆石河子人,2015年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作为应届大学生来到中曼集团,现在俄气项目16队担任泥浆工。
巴德拉的历练
蔡宇航年幼生活在新疆石河子,父母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人,对于蔡宇航的培养格外重视,高考那年父母深谋远虑,建议他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
2015年 7月大学毕业后,蔡宇航来到中曼集团,被分配到到伊拉克巴德拉油田,进入俄气26队实习。第一次来伊拉克,蔡宇航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师傅和井队领导们对他们这些到基层锻炼的大学生都很关心,平时伙食随便吃,工作中有不懂的也热心地给他讲解,让这些大学生在这里一下子产生了家的感觉。
有些学生想不通,感觉落差太大,觉得每天这样跟脏兮兮的东西打交道也没啥前途,但蔡宇航不这么认为,他反而觉得能在海外的井场实习很难得,同时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书本上学的那些高端设备的起下钻,见到了游车绞车泥浆罐的作业,以及团队协作克服各类困难的合作精神。
2015年11月的一天,天气特别冷,还下着雨,那时蔡宇航正在钻台上跟外籍雇员一起放卡瓦,同时用刷子不断把钻杆上的泥浆刷下来,由于雨越下越大,蔡宇航身上的三层衣服都湿透了,浑身冻得发抖,但是转身一看,每个人都湿透了,大家还是若无其事地忙碌着,虽然有师傅觉得他是大学生,让他先下去休息,但他还是直到把事情处理完才去换了衣服。这件事对蔡宇航的感触很大,他觉得中曼的凝聚力太强大了,发誓以后跟着师傅们好好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学会的本领越来越多,从所有设备的英文名称、功能到用法,紧接着再到吊钻杆、吊带打结、跟吊车司机打手势等等,蔡宇航都掌握得非常熟练。在井队的这段日子,蔡宇航用现场的操作知识充实了自己,这些经历为他以后在各岗位上工作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独立完成大包技术标书
从伊拉克实习回国以后,蔡宇航调到北京国工市场部做起了海外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此时,他再次从零开始接触市场开发的新领域,第一天上班,部门领导安排他做井队人员的英文工作履历,但是他做的并不理想,同事们就耐心向他讲解做英文简历的技巧,这些最基础的工作熟练了,又循序渐进地交给他一些英文投标确认函等工作来做。
标书的准备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为了尽快掌握制作标书的技巧,他每天学习到深夜,努力掌握各类清单、财务、人员、资质等相关信息,努力做到手到擒来。蔡宇航的付出也很快有了回报,从BP修井机项目到各类海外工程的招标,他都逐渐熟练起来,资料也做得越来越好,有时为了做好投标中的部分细节,即使加班到深夜也在所不惜。
部门领导看这个小伙子上进心强,知识掌握得快,就有意对他进行培养,2016年4月份,公司收到KEC大包项目的招标邀请后,市场部谭经理特意把技术标交给了蔡宇航来做。
虽然平时做了不少标书,可那些都是大家伙一起做的,蔡宇航只是独立承担了其中的一部分,这次领导交给他独立完成,显然是对自己的信任,压力一下子摆在了这个初生牛犊的头上。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大包的技术标书,他认真查阅以往的投标资料,加班加点进行准备,遇到不懂的就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并根据甲方要求,逐项进行准备与制作,经过加班加点的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这一任务。
独立顶岗一丝不苟
2017年8月,蔡宇航响应集团领导李总到基层锻炼的号召,再次申请前往伊拉克进行锻炼。
这次来到伊拉克跟上次有着很大的区别,8月份正值伊拉克天气最热的时候,在俄气蔡宇航被分配到了16队,当了一名实习泥浆工,由于天气非常炎热,中午一到55度,蔡宇航就热得流鼻血,但看到老师傅们都能坚持下来,自己坚决不当逃兵,硬生生地坚持下来。
与上次到伊拉克实习相比,这次蔡宇航做事显得更有条理,心思也更加细腻,每天在泥浆罐上工作,不管是分内分外,他都会仔细检查罐面上的所有设备,确保使用正常。
有一次,蔡宇航正在当班作业中,突然发现低速离心机护罩上出现许多污泥,滚轴上的皮带也有些滑动,同时从缝隙里不断呲泥浆,发现问题后,由于不知道怎么维修,他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将情况反映给了机械师和泥浆工程师,相关专业人员随即上来检查,把护罩打开,对内部的泥浆进行了清理,同时对皮带进行了更换,在清理泥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根内桶管断了,赶紧找来焊工进行焊接。当天恰逢1点多最热的时候,最高气温达到了55度,经过连续2个多小时的作业,所有问题终于全部解决,而每个人都热得几乎虚脱。第二天早会上,平台经理李培水专门针对这一事件对蔡宇航进行表扬,表扬他工作勤快,发现问题也很及时。
当然,平时工作繁忙,小蔡也有犯错的时候,有一次,他忘记上报生产用水,被平台经理及时发现,对他进行教育,但也表示了宽容,告诉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定要记得不能有任何疏忽,这次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却令他刻骨铭心,既然顶在这个岗位上,就意味着承担这一份责任,从此,他干事更加细心谨慎。
与当地雇员打成一片
16队的很多国内外雇员都喜欢踢足球,于是下班以后,井场外围球场上新的战斗很快就开始了。
场地很简陋,每个球门都是用两根柱子作为代表,他们平时都采用4踢4的8人模式,一般都是蔡宇航和默罕默德等4人一组,何文勇跟另外3名伊拉克雇员一组,大家吃过晚饭,一场国际性的足球赛就拉开了帷幕。球赛按照当地的习惯,通常以第一个进5个球的队伍为胜利方,记者采访当晚,蔡宇航以4比5的比分败给了对方。
当地伊拉克雇员的英语地方口音非常重,刚开始蔡宇航听起来非常费劲,每晚的足球比赛随着大家的交流逐渐增多,慢慢熟悉了当地的英语,跟当地雇员交流了感情,在工作中的配合也变得默契起来。而蔡宇航也以球为媒,每天一见面不是色吧阿拉嗨(早上好),就是阿雷孔姆塞拉姆(你好,真主保佑你)等,俨然一个标准的阿拉伯人,同时对他们的礼拜等习俗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他们的习俗注意了,他们也对中国兄弟们更加友好了。
对他来说,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对他来说,前面的路还很长,蔡宇航依然任重而道远,而他也更加期待辛勤工作的明天早点到来。
(记者 郝东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