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时光似箭,转眼俄气项目启动两年多的时间了,来自前线将士的一封封喜报,表达着中曼人的喜悦,来自甲方的一封封表扬信,充分肯定了中曼人的实力。支撑他们在异国他乡、荒原戈壁不断超越、取得卓越成绩的是一种精神,那就是中曼特有的“铁血之旅”精神。
伊拉克作业区炎热、干旱,时常有沙尘暴光顾,尤其是在六月份到九月份这段时间每天五十多度的高温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汗水不断地流到眼里,刺痛、酸楚;皮肤被晒得脱皮,一个个像非洲黑人……即使如此,从领导到基层员工从来没有退缩过。
这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也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集体,也许很多人没有特别突出的事迹,但为了海外项目的平稳运行,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无怨无悔…… (中曼 26队 蔡永涛)
司机长刘东
刘东要来19队了,他的名字自带光环,倒班计划下达后,引得大家一阵期待。
刘东是19队的司机长,不帅,不高,为人正直而随和,对待工作认真而谦逊。他一贯以微笑示人,从不动怒,沉着稳定,不多话。他以身作则告诉队里的年轻人:工作我们是认真的,认真我们是玩命的。
19队井场最忙的并不是刘东,但他所管辖的设备永远是运转状态最良好的,设备卫生最干净的。他用专业的态度和超强的技术能力来维护、保养及检修自己负责的设备。柴油机出现的任何一点小毛病他都能及时的发现并判断出来。他综合应用“望闻问切”四字真言于柴油机上:通过观察排烟颜色判断柴油机是否进水、烧机油或者喷油器及气门间隙过大等;凭闻呼吸器判断活塞环是否窜气;利用交接班询问等了解不同时间段柴油机运转情况;靠触感、震动和温度判断柴油机是否负荷过载。他认真玩命的工作态度带动了19队所有的员工。所有准备进入机房的人都自觉的将脚底弄干净才进入---机房太干净了,黑色的地板,黄色的柴油机,红色的灭火器和白色的墙壁,所有的颜色都泾渭分明的展示着自己的“本色”。
工作中的刘东是让人敬佩和信服的。除了设备,库房管理上也高人一等。完备的出入库记录不必详述;整洁、清晰明了的货架分类无需夸耀;干净、卫生的库房整理也并不用多说;他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在于将提前量的报料和集团公司一贯的零库存方针完美的结合。这需要丰富的现场经验、耐心细致的交流和精准的执行力。
除了认真的态度和超强的工作能力,他还常为他人排忧解难。每年大学生到队实习期间,刘东都会主动找大学生交流,耐心的倾听,传授井场工作、生活经验。他用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更是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后来者。
对讲机里的刘东是平稳的;
工作中的刘东是沉着冷静的;
生活中的刘东是积极向上的;
年轻人眼中的刘东是让人敬仰的;
刘东是一朵“花”,大家人人都爱他。(中曼19队 徐创)
机械师宗保西
中曼16队机械师宗保西是位具有多年钻井和机械维修经验的老员工,队上的人都亲切的喊他宗师傅,每天例行检查设备时他都会主动询问小班人员,设备运转的如何,有没有不好用的设备和工具,任何时候发现设备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检修,以最快的时间恢复运转,这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感染着队上的每一名员工。
BD-2井三开钻进时,一体机的软连接管线突然爆裂,需要立即修复使用。当时泥浆工忙于配药品,没有空闲人员来帮忙,宗师傅一个人立刻着手拆卸损坏管线。面对从管线连接处不断涌出的高温泥浆,他毫不畏惧,双手戴上橡胶手套拆卸螺栓,由于泥浆药品将螺栓腐蚀,每一个都很难拆卸,但这丝毫难不住他,冒着喷溅的泥浆,不顾浑身汗水浸透,他在30分钟之内就完成了管线的更换。
6月份正值酷暑高温,三台泵同时运转,10点左右副司钻发现一台泵中心拉杆小头断裂,需要立即修理。此时,刚刚停止运转的泥浆泵液力端温度很高,人呆在上面就像在蒸笼里,拉杆箱内本身空间就不大,还要在里面进行作业。宗师傅本人比较瘦小,自己跳进了拉杆箱,坚持一个人在里面拆卸,副司钻在外面配合。尽管上有烈日暴晒,下有高温烘烤,为了不耽误生产,他们还是快速合格的安装好了中心拉杆,第一时间恢复正常作业。
在钻杆的使用过程中,宗师傅发现钻杆接箍由于磨损变小,液压大钳上钳不能完全抱死,使用中不但费钳牙,而且对钻具接箍也有损害,经过细心观察和论证,他最终想到了解决办法,在大钳的坡板后面加上合适厚度的铁皮,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平常遇到损坏的设备,宗师傅会组织大班人员及时修复,修好了作为备用;对于已经报废的设备,拆下能用的零部件,留作以后维修更换部件时使用,最大程度节约了成本。(俄气项目 刘鹏)
钻井工程师王永明
在中曼20队,有一位既专业又敬业的工程师,他就是王永明,入职8年,昔日的实习生已成长为今日现场作业的中坚力量,王永明的事迹,也是中曼日益完善的人才战略的一个缩影。
2009年大学毕业之后,受集团公司发展前景的吸引和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推动,王永明和诸多其他同学一起进入中曼,从此成为一名中曼人。此后,在日复一日的现场实习中,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的“传、帮、带”下,历经机工、场地工、内外钳工、泥浆工等岗位,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在公司伊拉克巴德拉油区俄气项目启动时,他作为一名工程师,在巴德拉油区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在俄气项目的工作当中,王永明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赢得了井队领导和班组成员的一致认可。无论白天黑夜、何时何地,王永明始终坚持着自己高效精准的工作原则, 保持枕戈待旦的工作作风,贯彻着乐观团结的工作精神,成为班组成员争相学习的榜样。
在中曼的八年时光,正是王永明最好的年华,巴德拉油区的烈日晒黑了脸庞,复杂多变的现场磨练也增长了他的经验和力量。在这个舞台上,他和其他有志青年不断融入、默默成长。(中曼20队 杨乾)
套管队队长王卫群
俄气套管队成立于2015年10月28日,只有8名员工。在大家眼中,王队长是一位热爱学习、工作细心、关心员工的好领导。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面对工具设备缺乏、工作流程不熟等实际,他不等不靠,组织大家迅速行动起来,在学习中摸索,在实践中提升,不到一年的时间,套管队参与下套管33次,可独立完成7个开次套管当中6个开次的下套管作业。在第一次进行11 3/4"套管作业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扭矩记录仪而得不到俄气甲方的认可,后来王队长采用508套管钳与CDS配合使用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1 3/4"套管作业,套管队经历了从不会到熟练的过程,经过学习、消化、改进,王队组织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下套管的规程,经过几次与第三方合作作业之后,便可以独立完成。
王队长爱动脑子,善于实践,在伊拉克市场买不到水钻、没有类似样品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他和多名员工凭借对钻井知识和装备的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克服种种困难,利用项目淘汰下来的旧设备和一些生产废料,自己动手研发出能够快速钻钻杆水泥塞的水钻设备,制造费用基本为零,挽救了一批钻具,为项目挽回了损失。
&nb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