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33期 2015年
破茧成蝶蹁跹舞

       2015年10月的一个傍晚,一群人在中曼大道上激动地等待着,等待着……
       很快,由14个巨大车轮组成的修井机底盘车动了起来,缓缓朝着大门口驶去。
       经历了多日的奋战,这台底盘车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XJ750修井机终于完工。
       为了早日完成这个项目,连日来,从研发设计、方案论证、产品采购到生产制作、总装调试……项目组并肩努力、攻坚克难,共同谱写了一曲实现梦想的无悔乐章。

   凌晨3点的月光
       “客户又在催底盘车进度了!”尽管几年过去了,可曾经的那些在产品交货过程中受制于人的因素,XJ750修井机项目长张茗奎依然历历在目。
       虽然合同交货期白底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可因为牵涉到技术垄断等因素,底盘的交货期和价格,依然总是被牵着鼻子走。为此,昆仑公司咬紧牙关决定技术攻关。
       很快,项目组想到了外聘底盘专家自己制作。可是,外聘专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可以解决棘手的问题,但是以后要想长期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必须得有自己的一班人马来。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项目组决定不再外聘,而是全部用自己人进行技术攻关。
       要想突破技术上的壁垒,难度自然不小。在设计过程中,首要问题就是汽车底盘的电气技术。
       由于特种车辆技术要求高,布线复杂,项目负责人张茗奎带领电气设计师易伟以及几名电工,几个人从头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汽车底盘的布线上来。
       万事开头难,尽管此前不少人学过相关的技术,可由于以前是外购,第一次接,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方法总比困难多,为克服布线困难,他们总是夜以继日的努力。
       有一天晚上,张茗奎正在对发动机变速箱布线,突然遇到了棘手的难题,一直研究到半夜还没解决,要是等到次日再做,所有的努力都要重来,为此,他们决定连夜攻关,通过努力,布线、测试、检验……问题终于一一解决。
  收完工,张茗奎低头看了一下时间,凌晨三点多了,那一刻天空的月光美的让人心醉。

 突破技术壁垒

      2015年10月的一个傍晚,霞光给新都工业东区披上了七彩的外衣。吃过晚饭,试车工作正式开始了。
       与其说这是第一次底盘车的性能测试,不如说是对公司技术新突破的一次重要见证。
       把时间选在傍晚,是因为平时工业园区车辆来往较多,把下班高峰时间错过去,有利于这个14个轮子的巨无霸在园区里尽情发挥。
       为了确保各项测试顺利进行,从技术生产质量到主管领导,早早地都聚集在了XJ750修井机旁边。
       打火、踩离合、挂当、松手刹,一米、两米、三米……,在众人的见证下,车子缓缓驶出了昆仑公司大门。
       慢速、中速、高速……XJ750修井机全副武装,载着井架,在宽敞的马路上自由行进。
       项目组长张茗奎,感觉这是自己一生坐过的最舒服的一辆车子。行驶中,经过对功能、传动、电气系统等多项技术严格测试判断,这台XJ750修井机各项性能均符合技术要求,本次试车非常成功。那一刻,张茗奎的眼里有一滴晶莹的东西在闪烁。

  突破了成本制约
       XJ750修井机的成功,无论对项目组还是公司,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对于底盘车,昆仑公司突破技术壁垒,从外购实现了自制,有力地保证了产品的交货期限。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自制,采购成本一下子降低了很多,大大节约了公司的产品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用户节约了资金。
       “毕竟是第一次做底盘,心里确实很高兴,第一次刚开始对于汽车底盘的制造还有许多完善的地方。”在生产现场,张茗奎乐呵呵地说。当然,整个项目的制作离不开相互配合,比如过程控制,设计师是张茗奎,功能过程由丁师傅把控,两个人从设计到尾声,一步步做好并正常上路,设计制造都是新的突破,从此,公司的底盘车不再受外购件的约束。

    磨练我们的团队

       俗话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人再优秀,离开团队也无法施展,因此,从项目伊始,公司就一直在团队培养上狠下功夫。
       从设计到班组,通过在XJ750修井机的项目的锻炼,大家的操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项目成员在整个项目中各项工作中配合的非常好,也顺利地带出了一批人员。
  然而,刚刚接到这个任务之际,尽管公司给予了厚望,可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使得大家的挫败感都很强。
  还好经过一番努力,项目组很快有了转机,大家的思路逐渐清晰,团队分工也明确起来。
  认真是工作最好的办法,忙的时候周六周日全部加班,8月底装电路,调试,连续没日没夜奋战半个月,张茗奎、易伟没有一天休息。
  “以前是一个人,现在是一个团队,修井结构整体等都有专人负责,从下个项目开始,我们会更加得心应手”,谈及锻炼出来的这个项目,项目长张茗奎高兴地说。
  班组从不了解到十分熟悉,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项目开始以来,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技术要求,大家主动加班加点,遇到问题就第一时间及时沟通,努力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未来轻量化设计更美好

  做事情,首先要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为客户着想的想法。在新产品的优化完善上更是如此。
  当前,修井机整车的轻量化设计是一个发展趋势,自产品制造以来,项目组一直没有间断对于产品技术的持续完善。
  在项目组人员眼里,他们对于技术的执着胜过了一切。
  对于今后的研发,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继续细节优化,外观细节上精益求精。
  谈及未来的轻量化设计,张茗奎说,“底盘车及井架的轻量化设计,可以减轻总重降低,整台车辆减轻了自身的重量,行驶性能会更好,也会省油,对车的寿命也可以延长,这是今后我们发展的重点方向。”
  大家觉得带着良好的心愿努力前行,带着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为公司持续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是幸运,更是幸福。(记者 郝东磊)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