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17期 2014年
中曼初体验
      初识中曼
      虽然来中曼的时间短,但是与中曼结缘却已早在10年前。记得当初李总来我们学校,在翠宫报告厅进行了演讲,李总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曼集团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们青年学生如何才能够更好、更快的成长成才。向我们介绍了中曼石油的整体情况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选择毕业生的标准,播放了企业宣传片。并且为学校捐赠了奖助学金。而我当年就是这批奖助学金的受益者。
      进入中曼
      2013年中曼公司来我们学校招聘,有好几个学长进入中曼,从那一刻其我就暗自下定决心,我也要去中曼。经过殷切的期盼和焦急的等待后我终于进入了中曼,终于来到了伊拉克--这个久负“盛名”的国家。
      四十多度的高温,万里无云的碧空,这是我对伊拉克的第一印象。高耸的井架,忙碌的人们,这是我对井队的第一印象。
      项目经理沈总给我们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也考试了一些东西,可是学校里的理论看来还是和实际有些差距的,我们的表现都差强人意,但沈总说希望一年后的我们对他今天所提的问题能有全面更好的了解和答案。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对我们的要求。
      之后安保车送我们去了23队,吃了午饭,安全官雷福德给我们做了基本的安全教育,虽然这些以前都听过,但是这次却是感觉不一样,更逼真了一些,让我们也记得更牢了。最后送我来21队,见的第一个人是陈总,我们的平台经理,一个很MAN很有气场的人,他嘱咐我的师傅倪维,让我第一周只是注意好自己的安全,多看看,什么都不用干。当这些话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说出来的时候,我只能说当初满满的都是感动,终于相信我们来伊拉克不是来干“苦力”的。
      安全官马智青让我和倪维师傅签署了师徒协议,介绍了队上的安全事项,让我多学习,多注意安全,生活上的问题让我找他或医生,安全官和医生对我很照顾,在他们那里我莫名有种安心的感觉。
      我上夜班,跟着师傅倪维,一个长江毕业的“老”陕北,师傅不苟言笑,但对我却很关照,他做事利索,从不拖泥带水。在我看来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每一件事情总是得心应手,当我无所适从的时候他总是四两拨千斤,轻松解决。
      刚开始他教我认识设备,我知道了我们的六个泥浆罐,每个泥浆罐又分出来两个或者三个,两条主要的管线白色阀门的是入浆导浆用的,红色阀门的是联通泵往钻台打钻井液的。
      过了两天他给我介绍了常用的一些药品,有堵漏的Mica-F, Mica-M,Mica-C,CaO3C-M,    CaO3C-C,NUT-plug,有加比重的CaO3C-F,重晶石barite,润滑剂Ecco-Glycol等等。
      经历波折,返回项目部
      这些学校里的理论转换成了现实生产力,让我有了莫名的感慨。井队的生活好,每天三四个菜,几乎全是肉食,难怪人们常说井队是男人的天下,果不其然。刚开始的时候吃的挺欢腾,没想到物极必反,一个经常消化五谷杂粮的胃突然让它盛满肉食,我的胃不干了,经过一番折腾之后终于罢工了,各种绞痛,腹胀,反正快折腾死我了。坚持上了两天班,吃了点药,看有没有好转,可是这种状况继续着,并且有加重的迹象。第三天大夫说要不去项目上到巴士拉看看,毕竟那里的条件要好的多。
      跟着我们的翻译加瓦来到了巴士拉最好的诊所,一个上了年纪的貌似经验很丰富的老大夫经过一番问诊检查说不碍事,给我开了一些药。
      重回井队
      27号,终于如愿以偿的让我去井队,因为快到阿舒拉节了,所以满大街都是旗子,道路上搭的棚子里放着免费供应的茶水和食物,送我的一个保安叫依思马伊,他给我介绍着这里的一切,后来我们还去喝了一杯茶,并且和主人合了影,当地人的好客和友善,让当初的恐惧和戒备烟消云散了。
      来到了井队,还是熟悉的味道。见过了“亲人们”之后,领导让我上白班,跟一个也是刚从23过来的师兄--杨超,开始了新工作和生活。
      我与中曼
      当初项目来考试,沈经理考我英语,我说i think i will do well,他接连问了几句you think?后来我突然反应过来,是啊我不能光想想,凭空去想,我是要必须做好,所以最后我告诉他i must,I must be the best.大话已经说了,我只能努力的朝这个方向去做,那就让我和中曼同荣辱,共进步。(21队实习大学生 喜雪建)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