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111期 2014年
带着我们的荣耀,出发
      24队很快就要离开西古尔纳六号井场了。时光如梭,一转眼我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小两年。钻井就如同游牧一样随遇而安,也许在将来不断的迁徙中,我们会淡忘了身在何处,也不会过多的关心将去向何方。但是,这个井场却是我们成长的土地,离开时还是有点不舍。然而,即使是故土,也难以绊住游子前行的脚步,我们将带上荣耀和辉煌继续出发。
      我们的荣耀何在?
      24队于2012年11月1日第一车设备运抵现场安装开始,截止目前已经六百多天,无一例人员受伤事件,这就是我们的荣耀,独一无二的属于我们!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以人为本”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了切实的内涵和意义,我们不再以牺牲人的健康和安全来攫取物质利益。钻井工程被列入十大高危行业,在井场工作,就是在用我们的肉体和钢铁战斗。毫无疑问,肉体是不可能战胜钢铁的。但是我们能赢是因为有利器在握,那就是HSE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安全意识及文化的建设。
      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24队所达到的目标看似偶然,但是当我们慢慢梳理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实则是偶然中的必然。
      由于轮换在各井队当值的原因,我有幸了解了多个队伍的安全管理状况,通过比较发现,24队的安全管理有其突出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一个良好的结果。
      第一,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让我们通过最简单也是员工最容易忽视的安全眼镜佩戴来看,在其他井场,不戴安全眼镜的人绝非个别,包括一些高级员工。但是在24队井场,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装”,究其原因是与项目安全总监王尚德的管理密不可分。王尚德在升任安全总监之前是24队首席安全官(从24队启动他就任安全官一职直到最近),长期以来他对劳保佩戴执行奖罚制度,安全表现好的有奖励,劳保佩戴不齐,抓住一次罚20美金。这样就基本杜绝了员工在劳保佩戴上的懒散和漠视。窥一斑而知全豹,还有其他如登高必带安全带,特殊作业必须要开工作许可等安全制度的执行都是如此要求员工的。
      第二,安全监督功能到位。有制度就要有执行和监督。当我们宣示了安全管理规定,那么员工就必须遵守。遵守的怎么样,就要靠监督。24队的安全监督功能有别于其他队伍的地方在于,不仅仅是我们中曼的安全官会去井场巡视和监督特殊作业,还有甲方的安全监督也非常勤于工作。因为在其他井场,甲方安全监督更多的是注重书面工作,很少有安全监督不断巡视井场和钻台,但是24队甲方安全监督的理念要求是要实质性地监督现场的安全。在他认为,Paperwork甚至可以不做,但是现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要坚决、及时制止。所以,他每天都会多次巡视井场,加上我们中曼安全官两人交叉巡检,这样现场的安全监督覆盖率远大于其他队伍,如此就会将发现的不安全的状态和行为及时纠正,员工也会提高安全意识,以免“被抓”,最终大大降低了人员受伤事件发生的几率。通过对事故发生原因统计发现,90%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而人员伤亡事件的影响力也远大于其他事件的影响力。24队的安全管理在无意中接近了安全的本质。
      第三,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文化基础。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因为文化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它在员工身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安全的积极态度。但是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即使这样也未必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阶段。如上所述,24队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功能及时到位。如此一来,从短期来看员工是被动的接受安全规则,抵触心理较强;但是长期来看,在安全监督压力下员工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抵触心理也在逐渐弱化,遵守和尊重安全的态度在逐渐增强;良好的习惯经过更长期的积淀,就会成为一种氛围,这将是安全文化的雏形。目前24队员工对待安全已经有了一个积极的态度,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安全如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必需品;安全管理如同织一张大网,疏密程度将决定现场安全状况。我们所做的,就是穷尽一切方式和手段,将这张网织得更加细密、坚固,兜住安全生命线。我们每天都向员工传递着我们所达到的成就--无一例人员伤害事件,这是我们的荣誉, 要珍惜,更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将这个目标保持下去。预计再坚持二十余天,我们将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彼时,让我们将胜利的果实装入行囊,向下一个目标出发。(中曼24队  万振兴)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