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9
股票代码

(%)

总第79期 2012年
中曼8队创造中曼钻井极限速度
      5月的陕北,天气干燥闷热。5月17日下午,我们驱车从定边县城出发,驶向大山深处的中曼长庆项目中曼8队采访。一路上山路崎岖,行车困难。汽车一会儿在山梁上颠簸,一会儿在山谷中穿行。遇着土路,汽车只能腾挪慢行。但是这个季节对于中曼钻井长庆项目部8队来说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季度。在这短短几个月里,八队的记录一次又一次被刷新。
      在今年3月24日下午1点半,8队创造了中曼钻井极限速度。在长庆油田一千多支队伍里,率先突破一万米大关,比去年过万米的时间提前了20天。据同行的长庆项目部生产运行组人员介绍,8队是中曼钻井的王牌钻井队之一。去年他们攻坚破难,在2011年取得了钻井公司年累计进尺第一名的好成绩,钻井进尺突破5万米。
      汽车快到钻井现场时,土路凸凹不平,路窄坡陡,一般的车根本上不去。驾驶员小胡告诉我们,今天算是好路,刚下过雨,车一碾,路面瓷实。平时路面可是厚厚的土层,风再一刮,沙土飞扬,汽车就很难上山了。
      在艰难行进了300多公里后,我们来到了8队工作现场。带上安全帽,爬上高高的钻井平台,感觉到脚下的钢板在不停地颤动,8寸半的钻头在钻地下岩层时引起的震动很大。工人们身着红衣,在震耳欲聋的钻机声中,有条不紊地工作。司钻平稳地操作刹把,内外钳工紧密配合接单根,其他人员各司其职,现场工作有条不紊。
      钻井队技术员刘洪亮介绍说,这口被称为“虎-21号”的油井,是该钻井队今年钻的第8口井,设计井深2400米,我们到时,已钻到地下1953米处。用不了几天,这口井就将完钻。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 谈起钻井速度,该队队长宋晓亮深有感触,他说,钻井看似简单,其实全靠的是思路和技术。由于长庆油田地下岩石层很厚,一直制约着钻井速度。为此,全队上下打破常规,集思广益,通过之前一口井一口井地探索实践,采用减少滑动井段、优化井身剖面等一些能在长庆区块岩石层中快速钻井的特色技术。同时,他们严格控制搬迁、安装、开钻、下套管、完井等工序,并把每道工序的完成时间几乎精确到以分钟来计算,大大加快了钻井速度。另外,8队还在班组上推行以单井定额承包为基础的"三段挂钩"经营政策,即井队员工工资有定额周期工资、进尺奖金和可控成本三部分组成,实行单井考核、单井结算、单井兑现,大大提高了员工提速的积极性。
      钻井速度提升的背后是巨大的付出和努力。钻井工人长时间在野外工作,除冬季休息外,一年几乎没有什么假期,和家人可谓聚少离多。与外面热闹的世界相隔,单调、寂寞、艰苦,变成了钻井队野外工作的代名词。野外很大,钻井工人的住宿空间却很小。走进白色的小小铁皮板房,两张高架床,上面放置行李、衣物,下面睡觉休息。站在板房中间,两个胳膊肘就能架在两边床上。为此,8队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重视和谐井队建设。他们选择引导员工读书、看电视、进行趣味业务培训等多种载体,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激发干劲,带动钻井提速,作用比较明显。
      100%的安全才能有100%的效益。今年,在甲方市场井位不充足、下达一系列的井眼控制技术措施之后,无疑增加了钻井的技术难度和施工周期。原先一趟钻可以完成的井,现在需要两到三趟钻才能完成。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钻井公司把安全生产工作当作保证全年生产任务完成的首要工作来抓。在与各井队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的基础上,按照集团公司“抓安全”,“抓效益”的原则,在安全方面做起新文章。大力推行安全风险提前预判制。如:在井队搬家、钻井平台调试的时间内,要做到当天工作提前布置,保证工作节奏,把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目前,该项措施已取得显著效果,钻井队的单队作战能力得到加强,有力地推动了中曼钻井的安全提速。(记者 顾闻)

copyright © 2021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116516号-1